摘 要: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學習中,自信心都發揮著無窮的魅力,作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要想教育取得成功,必須幫學生樹立自信心。要為學生提供展現自信的廣闊平臺,教給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使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不斷積累成功經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主動參與教學的濃厚興趣。
關鍵詞:積極;主動;自信;樂觀;成功
我曾在書中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選擇一個班級,隨便在點名冊上畫了幾個學生的名字,然后告訴教師,經過觀察和測試他們是你們班里智商高而且非常有潛力的學生,受這番話的影響,此后,教師一直關注他們并以對待聰明學生的方法對待他們,一年以后,奇跡出現了,這幾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果然在班級里遙遙領先,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從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自信對一個人的成功來說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呢?
一、為學生提供展現自信的廣闊平臺
自信心的樹立必須與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自信的魅力。例如,教學中可開展演講、辯論、課本劇表演、詩歌朗誦、歌詠比賽等形式,讓學生在積極準備、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發揮自信的作用,發揮內在潛力,積極、主動、樂觀、自信地應對各種活動,久而久之,學生樂于自我表現,甚至在自信心的強大支持下勇敢地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教會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自信的天敵是自卑,缺乏自信就會逃避、緊張、否定自我,任何事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都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這樣就會有強大的動力,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以前教過這樣一個學生,她的家境很不好,父親游手好閑,母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她還有兩個弟弟,這個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膽膽怯怯,從不與同伴交往,我發現后,主動與她談心,幫她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表揚她的點滴進步,使她逐漸重拾自信,不再害怕、畏縮、逃避。之后,她不但沒有了以前“低人一等”的羞怯,而且還會主動與同學交往,這個案例充分說明消除自卑心理的重要性。
三、使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不斷積累成功經驗
學生只有充分相信自己,不自暴自棄,不抱怨,保持樂觀的情緒,做起事來才會全身心地投入,精神飽滿,在這種心態下,不斷科學地總結成功經驗,看到自己的優勢,發揮優勢,避開劣勢,就會更容易成功。
總之,自信心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心理品質,是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教育同仁共同關注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讓自信永駐學生的心靈!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嶺縣雙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