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了,學生入學,教師上班,靜寂了一個假期的校園又熱鬧起來了。
我今年被定為五(1)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就感到壓力太大了,這該怎么教呀?這是一個特殊的班級:班風差,學生調皮是有名的,雖然只有48個學生,卻是個個聞名。最讓人擔心的是學生基礎太差。在上學期成績檢測中,學生語文平均分比全鎮平均分低12分,接手這樣的班級,無論是誰都有壓力的。
為了盡快進入角色,我通知學生:明天上課請你們帶家長一起來,我要開一個家長會。我把家長會定在早上8:00,從早上7:00便有家長陸續趕來。實到39位家長,其中有姑姑、叔叔、伯伯、爺爺、奶奶、姨媽、嬸嬸等。這種家長陣容就是現在農村典型的學生家長結構式。留守兒童達70%啊,而且有一部分家長是文盲,簽名是孩子代簽。老師能指望學生在家有人輔導作業嗎?本來是想和家長共同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結果成了家長向老師訴苦的專場。羅列起來大致是:
1.孩子做作業時邊做邊玩,拖拖拉拉,要弄到半夜。
2.孩子說沒有作業,在家根本不做作業。
3.孩子不服管教,不愿意和大人溝通。
4.孩子膽小,見人不說話,希望老師多給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
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只好打亂原來安排好的會議程序,記錄下家長的疑難和困惑,然后慢慢和他們一起分析解決。
對于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作業拖拉的現象,這可能是從小養成的不良習慣。學生如果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結果的確令人擔
憂,幸而他們還小,只有10歲、11歲,我建議我們一起努力,我在開始盡量布置一些簡易的作業,希望各位家長督促孩子放學回家立即做作業,不要讓他們邊做邊玩,也不能邊吃零食邊做作業,更不能打開電視做作業。做完后再讓他們吃零食、玩玩具、看電視。我認為只要讓他們養成好的習慣,以后就不難了。這個習慣的養成一定要家長的配合,而且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來督促,不能松懈,要持之以恒。
至于有些家長說孩子有個性,脾氣大,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不服管教。這方面的問題我認為是家長自己做得不夠好。首先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孩子為什么不愿與你溝通,為什么不服你的管教呢?你們大概很少和孩子聊天吧?一開口就是你的作業做了嗎?考了多少分?打架了吧?或者是不準上網!不準買玩具!不準偏食!除了這些幾乎就沒有話說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喜歡嗎?我覺得家長不應該總是高高在上,為什么不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朋友呢,如果你們在家能與孩子一起看看動畫片,一起做做游戲,和孩子一起談談身邊的事、身邊的人,再聽聽他們身邊的故事,那該多好啊!這樣你就可以不用說教的口吻來教訓他們,一家人的關系也能做到親密無間啊。當然,這就要求家長平時少玩一點,多抽點時間來陪陪孩子了。現在是信息傳遞最快的時代,各種媒體同時傳遞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如果你能多多陪陪孩子,也能幫助他們明辨是非黑白,不至于誤入歧途。
孩子膽小,見人怕說話,希望老師多提供機會讓他們發言。就這一點而言,老師們一直在努力,我們在課堂上有問答,有討論,有辯論。但真正要讓孩子不怕見人,大膽說話,這還是要家長多做一些工作。城里的孩子能落落大方,在各種場合能侃侃而談,你們想過原因嗎?城里的孩子見多識廣,而且經常參加各種活動,他們也是練出來的呀。家長們,我希望你們有空也帶孩子出去走走,哪怕是逛街,上公園也行啊。我們農村的孩子要寫一篇作文是很困難的,他們無話可寫,每天就是上學放學,所見有限,你讓他們說什么、寫什么呀?這難道不是我們家長造成的原因嗎?
會議就要結束了,我感謝各位的光臨,我拜托各位,平時多和孩子交流,也多和老師交流。在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能打開門等著孩子回家。讓我們共同攜手管好這些孩子,讓他們幼小的心靈感受到愛的陽光。
(作者單位 安徽省潛山縣棋盤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