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多學生把作業看成是一種負擔,出現這樣的狀況以后,學生就逐漸形成被動學習的局面。如何改變這個尷尬,在激勵方式、作業形式、評價模式上談了一些觀點,充分挖掘了語文作業的樂趣,讓學生享受作業的快樂。
關鍵詞:作業;爭星;態度;自主;評價
作業是學生學習基本材料后的實踐材料,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前提與基礎。有人說:“如果哪一天,你的學生愛上了你布置的作業,那你的教學至少成功了一半。”不管這句話是否有失偏頗,但是我想它也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現實:寫作業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體驗更多的不是學習的樂趣,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在激勵方式、作業形式、評價模式上下功夫,充分挖掘語文作業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快樂的同時提高作業質量,提升語文能力。
一、“爭星”活動,培養良好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強調了態度對成功的重要性,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成功的基礎,學習也是如此。如何讓學生擁有自覺端正的作業態度,一絲不茍地完成學習任務呢?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誰都不喜歡被過多的作業所牽制。針對這一特點,我在班級中開展了“爭星”活動。這一活動著眼于學生的作業質量和數量的聯系,根據作業的不同質量分別記一顆星、兩顆星、三顆星,星越多所要做的部分抄寫作業就越少。如此一來,學生為了使自己的星多起來而爭取少做作業的獎勵,就會認真、仔細地對待每一次作業。教師不必擔心學生因少做了一些作業而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因為學生高質量的作業成為學生的自覺追求。通過“爭星”活動,學生一方面享受到了少做甚至可以不做作業的輕松快樂,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逐漸養成書寫端正、仔細檢查等良好的作業
習慣。
二、自主作業,展示豐富個性
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所做的作業一般都是由教師布置的,這在學生心理上會有一種“任務感”“壓力感”。心理學原理指出的:“興趣導致歡樂,學起來得到內在的滿足,濃厚的情趣又會促發強烈的求知欲,出自內心的迫切需要而學習,學習中的艱辛再不感到苦了。”
在教學中,我常常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學生獎勵——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由于這種獎勵是基于作業質量較好且作業的量已經非常少的基礎上才有的,學生非常樂意接受這樣的獎勵。同樣是要求學生寫作業,因提出的方式不同學生在接受時表現出的態度也完全不同。由于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機會,學生會把它當成一種特權來享受,因而倍加珍惜,倍加努力!
由于學生的能力限制,對作業的布置尚顯迷茫,此時,教師的指導也顯得尤為關鍵。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設計有層次的作業。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甚至得不到發展。讓學生自主作業,針對學生的差異設立不同要求的作業,就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可以引導設計鞏固型、積累型的作業:如針對課文中的形聲字、多音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設計的一些簡單的組詞、辨析字形、課文填空等基礎習題,抄一抄優美的句段,品一品、寫一寫感受等。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做一些閱讀探究性作業或創造性作業。如,學完《三亞落日》,課后對比閱讀巴金的《海上日出》,可以摘錄片段,感悟不同的寫作方法;學完《莫高窟》,按文中構段方式、表達特點進行仿寫、小練筆等。總之,隨著自編作業經驗的積累,學生布置的作業形式和內容也越加豐富、精彩!學生不再感到作業是一項“重任”,而是展示自我才華的一個舞臺。學生在這樣的作業過程中體驗到的是自主的快樂、創作的
快樂!
三、多元評價,實現生命價值
新的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能起到激勵教育的作用。因此,作業評價將由對純知識結果的關注轉向對學生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為了讓學生在作業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在評價方式上,應提倡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元評價。
1.自評
作業自評能最真實地反映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方法、情感、態度等。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業作出評價。可以給自己的作業定恰當的等級,也可以為自己的作業作出語言評價。如,有鼓勵自己良好表現的:“哇,你真了不起,一字不錯,繼續努力!”又如,有反映自己在作業過程中心路歷程的:“差一點就不想做這道題了,這次我戰勝了自己!”從學生極富個性的自評中,一方面能讓教師發現作業背后的小細節和思想的閃光點,另一方面也讓學生享受到作業中的“主人翁”地位,同時,也實現了自我教育。
2.互評
這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一種評價方式,這種評價重在相互間的激勵和約束。有的學生在作業本上設計一個“××小語”的欄目,用來聽取同學的評價。被榮幸地聘請為評價人的學生或毫不掩飾地贊揚,或直言不諱地指出不足,都能從一定的角度作出客觀的評價。擔當“小老師”的角色自然是一件讓學生享受的事情,這種自我管理作業的形式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互評也讓學生彼此之間得益不少,能使其他學生在評價他人作業的同時從中得到某種啟發,學習他人的長處,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3.點評
教師的評價是必要的,它應該是高屋建瓴,能起到不可置疑的導向作用。對于學生在作業中表現出的亮點,教師要認真地發掘,及時地在班級中展示。一方面可以為部分學生提供示范,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最佳肯定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覺性和創造性,以更加熱情的態度投入到作業中。
實踐證明,采取豐富多彩的方法多方面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作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業不應只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應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學生在愉悅合理的環境中完成作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并積累了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經歷。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泗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