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有個良好的心態,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關鍵詞:心態;廣闊的天地;樂觀
同樣一個地點——小鎮的廣場,在不同的傍晚,遇到我教過的兩屆畢業生,他們的話語帶給我不同的感受。
由于我教的是農業技術,課上的學習任務不那么繁重,所以與學生談心的時候特別多,而我課堂上的幽默感,很容易讓他們喜歡我,與我成為朋友。
夏天的傍晚,我經常會去小鎮的廣場上漫步。由于是暑期,在那里經常會遇到我教過的學生。有一天,我遇到了剛剛初中畢業的兩名女學生,我在與她們談話的過程中,了解到了她們自卑的心理。當時我問:“你們是讀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呀!”她們低著頭說:“考的分數太低,讀高中將來考不上好大學怎么辦呢,我們打算念職高了。”在言語中免不了暴露出她們消極不自信的心理。我當時細心地勸告她們:“念職高選擇自己喜歡的,能發揮自己特長的職業,將來走上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也一樣會很出色的。”
事隔兩天的傍晚,遇到了三年前畢業的學生,還記得他那時特別淘氣,對學習有一種抵觸情緒,而最熱衷的是打架,是一個在校的問題生。初中畢業后,他選擇了讀技校,學習電腦專業。在聊天的時候,知道他現在任職在吉林,早已從當初稚嫩淘氣的男孩子變成一個瀟灑帥氣的小伙子。我從他穿著和談話語氣上,發現他已越來越成熟;從他的話語里,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他那種對生活對工作自信樂觀的心態。
剛初中畢業的這兩名女孩子無論是在學校的紀律還是學習方面都要比三年前送走的這個男孩子程度要好很多很多,但是她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消極的,缺乏自信,缺乏敢想敢做的氣勢。
作為教師的我們心里應該明白,我們所教的農村學生并不是個個都能成為好大學的苗子,他們也并不一定都得在求學這條路上跋涉。我們在鼓勵他們求學的同時,也應該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其實很廣,“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從而培養他們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心。
親愛的學生們,我們不一定要有華廈美衣,但只要心中充滿著自信,充滿著希望,我們心中的天空永遠都是明媚燦爛的,你看草兒在風中搖曳,鳥兒在樹上啼鳴,美好的明天正向我們招手。
老師深深地祝福那些沒有目標的孩子們,希望你們的心兒不再流浪,希望你們長出一雙像雄鷹一樣的翅膀,能夠在蔚藍的天空展翅翱翔。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