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孩子,班主任要細心觀察他們,善于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需求,才能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
關鍵詞:愛;塑造;學生心靈
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顆心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摯愛之心,就是為教育事業的奉獻之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種愛是我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只有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教育關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交流、溝通,才能分享成功的快樂。
王海明同學是從外校轉過來的,剛進班時,他還是很靦腆的,文文靜靜的,像個女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可是好景不長,一天早晨,高組長偷偷對我說:“昨天晚上有半夜起來玩的,查查有沒有你們班的。”聽了之后,我有一種直覺,一定有他,叫出來問問,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老老實實交代了,我把這件事匯報給了年級組長。學校很氣憤,讓他們回家反省。聽到這個消息,他哭了,苦苦哀求我別讓他回去,從哭聲中我感覺得到,他真的后悔了。怎么辦?給不給他機會?冷靜下來想了想,不管以前他怎么樣,畢竟來到這個班后,他這是初犯,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跟他談了許久,他保證再不會重犯,后來果然再沒發生過。
六年級下學期沒幾天,他找到我問周六日可不可以不回家,我告訴他不行,這是學校的制度。他沒吱聲,默默地走了,此后的日子他沉默寡言,上課聽講不專心,目光中還帶著憂郁,有時好像故意跟老師作對。他的反常讓我覺得應該做次家訪了。帶著所有的疑惑,我撥通了他家的電話,電話里他母親泣不成聲,從哭聲中我了解到:他父親在外面又有了別人,正和他母親鬧離婚呢。打完電話后,我的心情很沉重,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生活跟他開了個玩笑,他稚嫩的雙肩怎么能承受得起?找個合適的機會跟他談談吧。又一個周五放假前,我找到了他,跟他談人生、理想、談家庭。他似有所悟,眼淚奪眶而出,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終于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的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在于首先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他們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據此,我下定決心,用真誠的師愛幫助他排擠掉缺點的雜草。
有特殊心理的孩子,他的進步不會是平穩的,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出現反復。有一個周末,他和母親不知因為什么吵了起來,母親打了他,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無奈之下,他母親給我撥通了電話,說他坐班車走了,他會去哪里?親戚家沒有,學校也沒有,我突然想到,他以前去過網吧,這次會不會……天已經很晚了,到底該不該出去找他。最后,教師的那份責任讓我投身于夜幕籠罩下的錦山小城,從旅店到網吧,從街東到街西,我一家挨一家地尋找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廣場的鐘聲敲完第十下的時候,我終于從一家網吧里將他搜了出來。我的出現讓他頗感意外,他低頭不語,我火冒三丈,沉默了一會兒,他輕輕地說:“老師你冷嗎?”我什么也沒說,將他安排妥當,回家時已經半夜了,一路上,我想了很多,這到底是誰的錯?是他,還是父母?
表面上的每一次成功并沒有讓我沖昏了頭腦,我時刻提醒自己,學生是具有強烈的反復性的,警鐘長鳴,對于他的第三次錯誤,我絲毫沒有感到意外。他早戀了,我沒找他談話,只給了他一封信,信的結尾告訴他:“青春不是你揮霍的資本。”也許是我的寬容,也許是我對他的信任,讓他敢于第三次向我保證:不再惹我生氣。我的回答很簡單:“別說你保證三次,就是保證一百次后有一百零一次的反復,老師都會相信你的第一百零一次的保證,只要你是發自內心的。”
面對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孩子,我們班主任要細心地觀察他們,善于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需求,才能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對那些情況特殊的學生,不僅要有愛心、責任心、還要有耐心,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醫好心靈上的疾患。李鎮西老師曾說:“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擁有一顆愛心,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的確,愛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最堅實的基礎。我堅信,用我們的愛心,毫無保留地給孩子以溫暖,那么堅冰就會溶化,孩子們會健康、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營子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