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可見,讓學生學會自覺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如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現就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興趣;情境;氛圍
一、優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全程參與
1.重視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這就說明,興趣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定向和動力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正當防衛”時,可這樣導入:“我們知道,打傷人都要負法律責任的,可是有一次,小明打傷了小王卻不用負責任。”每個同學都表現出驚訝的神情,都急著要知道老師究竟要講什么,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這樣學生就能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
2.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創設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可以采取語言創設、語音視頻創設、表演、游戲等形式創設,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我和父母交朋友》一課中,我播放了汶川、玉樹地震中“母愛”視頻片段。很多學生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心。此時,我再及時地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談談對父母的感情。結果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很多學生講述了父母關愛自己的小故事,感人至深!
思品教材的體系結構表面上雖然松散,但內在主線卻很明朗。整個教材體系中交織著學科和課程目標的不同維度的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地融為一體。因此為了實現有效教學,教師應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引發學生主動思維,使學校教育真正對學生的道德發展產生實質性的作用。教師應根據初中各年級確定的不同主題而設計一些互動開放的問題情境,如七年級教育的主題為“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這個教育主題之下,本冊教材設計了一系列開放的主題結構,“笑迎新生活”單元中設立了“珍惜新起點”“把握學習新節奏”等主題,這些主題內容并不是固定的、封閉的,它只是“話題”,是個“引子”,所以教師應在學生先前經驗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聯系自身實際,創設一系列問題,如“進入新的學習環境,你有什么樣的想法?”“假如是你,你怎么做?”“你有什么樣的問題沒弄明白,全班同學每人至少提一個。”“你有什么樣好的方法,請幫幫他好嗎?”等等。這些互動開放的問題設計為教師構筑了良好的教學平臺,使教師能夠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的特點、學校的不同條件,再次開發和創造,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切實有效地保證了教育的實際效果。
通過如此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并讓學生在爭論、比較中主動積極地學會了新知識。
3.重視小結歸納,提高參與力度
小結歸納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師生的小結和歸納可以幫助學生將獲取的知識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從而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生參與質量。例如,在講“網絡—— 一把雙刃劍”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去發現,去思考。本班一名學生講了自己因迷戀網絡游戲而使成績下降的親身經歷,想戒掉網癮請求老師和同學們幫助他。教師可向全班學生呼吁:作為同學,我們就當一回主治醫師,其實這個“病”我們很多人都會感染,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看我們誰的金點子多?學生們熱情高漲人人參與,各抒己見,拿出良方幫助該同學走出困境。在課堂小結時,全班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為他開方治病(出謀劃策),最后請該學生表決心。并向那些沉迷網絡的學生發出呼吁:為了明天請抵制網絡的誘惑吧!這種創新教學設計把學生帶進自己的生活世界,讓他們感到親切,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較好地體現新型師生關系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體現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必須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者對學生的發言,切不可輕易否定,學生答題時出現偏差是難免的,教師要從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內容加以肯定。即使是只言片語也應該放大,并加以贊賞。不能簡單地加以批評和指責,避免挫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用朋友式的身份關心、鼓勵學生,使學生消除緊張拘束的情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我們在講《競爭?合作?》一課時,我讓大家討論書中活動:“如果你有一本好的數學復習用書,同學向你借這本書你會怎么做?”學生各抒己見,說得
都非常有道理。但其中有一個學生獨辟蹊徑,大膽地告訴我們:“我不會借給他。”全班哄堂大笑,說他很自私。我制止住學生的指責,鼓勵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完。他說:“如果我不借給他,會激發他的上進心,他會發奮努力,將基礎知識學扎實,提高自己的成績。”雖然他的想法有些幼稚,但也不是不會發生。我適時地鼓勵他對待問題要實事求是地看,不能想當然。激將法固然能起作用,也會影響到自己的人際交往。經過我的點撥,學生對課本知識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又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思想品德課堂變得生氣勃勃、精彩萬分!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