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豐富多彩的英語第二課堂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合理地利用和開發課堂資源,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的方式,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英語第二課堂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農村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研究
眾所周知,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交際。英語作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國際政治、軍事、經濟、科技、貿易、交通、運輸等諸多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當今世界正向一個地球村發展,人與人越來越成為一家人。于是學好這門語言,不僅關系我們參與世界事務的能力,而且可以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然而,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尤其是農村中學,教師只注重第一課堂的語言教學而忽視了第二課堂活動的作用。第一課堂無法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實踐機會,學生只在每周的課堂上學習英語,而在課外沒有接觸英語的機會,不進行英語實踐和練習,學生的學習成績難以鞏固。而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在課外用英語進行交流,使學生鞏固和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下面談一下自己的具體體會:
一、第二課堂的開設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英語教學大綱要求我們:“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是說讓我們積極應用手邊現有的資源,讓學生多體驗,多實踐,多參與,多交流。我們的第一課堂遠遠不夠,于是我們必須開設第二課堂。
二、第二課堂的開設是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前提
目前的農村中學英語教學還基本上處于應試教育階段,傳統的教育評估使許多教師為考而教,升學壓力又迫使很多學生只為考而學。于是我們的教育教學就很少遵循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規律,雖然這幾年通過培訓等方式使得新課改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在片面追求高分這種陳舊觀念的指引下,使得農村中學英語的教學水平有下降的趨勢。這樣,才有助于更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第二課堂的開設是順利完成預期的教學目的的保證
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雖然在現實中,我們還不得不開展純知識的教學,不得不為分數而戰,但是為了順利地完成傳播知識而又提高能力的目的,我們不得不開設第二課堂。
每個人對第二課堂的認識決定著英語教育的前途。當然,時下的環境已經不允許我們守株待兔,必須用運動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利用現有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發展的橫流中不被淘汰。
參考文獻:
賴淑芬.新課標下初中英語第二課堂的有效開展[J].考試周刊,2011(78).
(作者單位 甘肅省秦安縣罐嶺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