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為例,分析了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實行大專業招生培養的必要性,闡述了該項舉措對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探討獨立學院分類教學的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路徑及注意問題。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專業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一、目前形勢與問題
近年來社會對復合型IT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層出不窮的計算機類新型學科呈現出學科領域不斷交叉的特點。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明確指出,地方高校要按照各自學校的類型、層次、特點制訂相應的專業建設方案和人才培養方案。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特殊個體,其與生俱來的辦學特點就是按市場需求采用靈活開放的辦學機制和教學模式?,F階段,獨立學院在專業設置上往往照搬母體高校,教學內容趨同,沒有針對獨立學院的特點,突出自身的特色,逐步呈現出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效果不佳等弊端,按市場需求調整的速度滯后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培養的需要,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應從傳統的單一專業的培養模式改變為計算機大專業分類教學的培養模式。
二、獨立學院實行大專業培養的目的意義
(1)大專業培養能有效緩解考生填報專業志愿的盲目性。(2)大專業培養有利于集中生源向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方向調整。(3)大專業培養有利于獨立學院優化教學資源、提高辦學規模和水平。大專業培養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之后,在了解專業的基礎上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的專業方向,使得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增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方案
1.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實行大專業培養的條件
為了適應計算機類專業的發展需要,提高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力,教指委編制了《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歸納為科學型、工程型、應用型三種類型,以及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軟件工程、信息技術四個專業方向,對每種類型的培養目標給出了明確的定位,對每個專業方向給出了詳細的專業規范,人才培養的規格、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已初步構建。學校只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
獨立學院既具有公立院校特點,又兼顧了民辦學校部分性質,既享受到母體公辦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又能靈活地吸納社會資金投入,在市場運作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不僅能大大提高教育效率,而且可以根據學院自身的發展需要靈活設置方向,以適應社會需求和市場需要。同時,依托行業或地域優勢,有效吸收社會資源,加強校企聯合培養。
2.基于大專業培養的“2+1+1”平臺課程體系構建
依據教指委的計算機專業發展建議和專業規范,結合獨立學院辦學特點和辦學優勢,以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為例,對計算機類學生采用大專業培養方式并建立“2+1+1”三段式的教學模式,即將本科生四年學習分為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和特色教育三個階段進行培養。
(1)基礎教育階段
基礎平臺教育階段分為公共基礎平臺教學和學科基礎平臺教學。教學時間為本科教育第一階段即在校本科生的大一、大二年級。
公共基礎平臺由思想素質基礎課程、身體素質基礎課程、能力素質基礎課程組成,涵蓋思想政治教育、體育、外語、數學等理工類專業學生必修科目。設置該平臺要秉承素質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設置公共基礎、開放選修等多類別課程,強化公共基礎課以及人文素質類課程的教學,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及素質能力的培養。
學科基礎平臺主要指計算機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根據教指委指定的各種培養類型的知識體系、核心課程、實踐教學內容,結合學院已有的辦學水平和辦學特點,經過抽取基本課程,如計算機導論、程序設計基礎、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并組合可選課程,如計算機圖形學、離散數學等,搭建學科基礎培養平臺。該階段要注重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理論,同時兼顧計算機系統開發與應用,為下一階段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公共基礎平臺和學科基礎平臺兩平臺教學內容在橫向設置上沒有嚴格的時間界限或時間段劃分,在縱向設置上應考慮相互交叉,相互滲透。
(2)專業平臺教育階段
該階段為本科教育的第三年,即本科三年級。該階段由特色課程、高級課程、綜合設計、各類實訓等部分組成。結合計算機專業特點和獨立學院專業定位,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設置專業發展方向,如軟件工程方向、網絡工程方向、信息安全方向等等。經歷了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的學生在經過兩年的基礎和專業學習后,對計算機專業已初步了解,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挑選以后從事發展的方向進行學習。該階段的課程應注重實踐性,培養學生從事計算機系統的分析、設計、應用和集成的能力,繼續鞏固計算機基礎理論和工程實踐能力。
(3)特色平臺教育階段
該階段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該階段根據獨立學院辦學特點,依托校企合作,按照專業平臺設定的專業方向將不同需求的學生根據其需要輸送到合作企業或者校企合作班中進行短期項目實訓,并完成畢業設計。該階段的實施不僅可以縮短與企業的對接時間,為最終就業畫上圓滿句號,而且經過改革后,將彌補現有教育方式的部分不足。比如,不少學生進入大四后忙于就業或考研,實際專業課幾乎沒有學生聽,而改革后,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進入實訓環節,既不耽誤畢業也不耽誤就業,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
四、獨立學院實行大專業培養應注意的問題
1.計算機專業按大專業培養不同于其他教學改革,是一項規模宏大,必須考慮周全細致的系統性工程。它的實施不僅需要取得上級部門的支持,而且需要院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課程大綱、實踐教學等各方面環節,甚至需要配套專門的教學管理機制。
2.實現大專業分類培養,在大三階段即專業平臺教育階段分流學生,需要使每個學生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及個人的個性發展空
間,因此學校必須在低年級階段加強引導,防止學生“順大流”“跟風”,導致某一方向過熱或過冷。
3.考慮辦學成本、辦學規模等綜合因素,專業方向不宜過多,既不能忽視基礎教育,也不能降低專業教育。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產物,經過十年的發展,已逐步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獨立學院的發展必須利用靈活的機制、自主辦學的優勢,既要發揮高校人才的資源優
勢,又要勇于創新,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專業分類教學人才培養機制體現了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寬口徑、分層次的辦學定位,為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等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路徑。
參考文獻:
[1]劉會衡,劉蔚.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模塊化教學研究與應用:以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0(6).
[2]伍自強,羅嗣海,魏先林.獨立學院內涵式發展戰略探討[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8(8).
[3]陶建平,劉書一.以就業為導向的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0(17).
[4]王亞歌.獨立學院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04).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校教改省級項課題(編號:JXJG-11-81-9)。
作者簡介:陳亮,安徽銅陵人,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與管理。
(作者單位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