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的每一個概念、規律大都依賴于實驗,實驗不僅是技術的操作過程,而且包含創造原理和創新技法。因此,物理實驗的創新是培養與訓練學生創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物理;實驗;創新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改革物理實驗教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對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初中物理實驗的創新。
一、要更新教學觀念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實驗教學方法。
教師應注意自己的上課方式,讓學生能不受拘束地思考。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做到:
1.學生取得成果就給予充分地肯定或表揚
2.做實驗時,教師要盡可能地“放手”
3.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4.不能強迫學生走自己設計的“軌道”,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
二、教學中實施小實驗、小制作
物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習物理的難度,使學生對物理產生畏難情緒,要把握住小實驗的教學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如,“紙盒燒開水”,就是對知識的再學習過程,紙盒遇火就燃燒,為什么能燒開水?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思維會很活躍,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并由此達到知識升華。因此,小制作、小實驗的實施過程推動物理教學向前發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恰當地引導,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生動形象的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合適的實驗能啟迪其思維的定向探究。講“大氣壓”時,可用硬紙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并倒過來,看到水流不出,紙片不掉,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到大氣壓很大。通過這些新奇的實驗,學生對“大氣壓”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興趣促使他們去探究創新,是創新能力的驅動力。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初中物理是以實驗為主,但在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實驗儀器的限制,實驗效果不盡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可彌補常規實驗的不足,提高實驗的演示效果。例如,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若按傳統方法進行,現象不是很明顯,此時如改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演示物體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情況,由于實驗現象明顯,自然得到了重要實驗結果。
總之,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大膽嘗試,通過實驗實現新課程理念。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行創新,為培養大量的適應現代化社會需要的人才提供一個可行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齊萬文.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湖南中學物理:教育前沿,2009(18).
[2]邢耀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芻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
(作者單位 甘肅省古浪縣黑松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