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能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通過班級文化制度的建設,可以締造幸福班集體。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全員參與,民主協商,師生同心,家校齊心,形成班級文化。
關鍵詞:班級文化;學生;幸福
班級文化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能給學生一種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對于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促進學生幸福、快樂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在擔任班主任工作中,通過班級文化制度的建設,締造幸福班集體,分享學生的快樂。
一、全員參與,民主協商,設計“溫馨”的物質文化與制度文化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來創造自己喜歡的富于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我班教室的文化主題、各文化板塊都是由學生分組討論協商,設計方案,然后在班級匯報說明,最后擇優錄取。我班的“文化墻”主題設計方案就是這樣產生的,就連班訓“干踏實事,做優秀人”也是在全班征集的基礎上“海選”出來的。通過學生的廣泛參與,他們會感到在這個班級學習,是榮幸而幸福的。
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要有善于發現的眼睛,充分發掘學生的特長,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我們班級的“才藝展示”欄,就給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舞臺。其中的書法、繪畫、手工制作、手抄報等作品,都是由學生親手創作,且定期更換。這些內容構成了班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他們體味到了班級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感受到班級因他們的存在而幸福。
制度文化制訂的合理與否,是班級文化程度高低的標志。如果班級制度由班主任一錘定音,以冷冰冰的“硬制度”管理學生,必然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制度“失效”,給班主任的管理帶來挑戰。我班的《文明班級公約》就是通過召開班會,在學生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制訂的。“溫情”的制度,消除了學生的抵觸情緒,讓他們樂于接受,并能自覺遵守。制度是無情的,但制訂者可以加上溫度,執行者可以加上情感,讓學生感受到班級因他們的存在而幸福。
二、師生同心,家校齊心,締造“和諧”的精神文化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深層次要求。在建設班級精神文化時,我充分發揮家長作用,與家長積極溝通,由家長自由主動為班級購買圖書,或將圖書捐贈給班級,班級的圖書數量由此增多了,內容豐富了。由于得到家長的支持,我與學生商議,提出我們班的班級口號“五班因我的存在而幸福”,我將這一口號醒目地張貼在教室墻報,墻報內容可以更改,但班級口號始終不變,每期都必須彰顯在最醒目的位置,使每位學生都感受到由于自己的存在班級才幸福。學生看著班級口號,感受著文化氛圍,懂事了,也愛學習了,因為“五班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建設班級文化絕不是簡單地美化環境,真正的班級文化應著眼于學生的幸福成長,讓學生在群體交往中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充分發揮它的育人功能。我們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班主任要用心去營造好班級文化,讓每一位學生在幸福班級里成長,去展現自己美好的人生。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