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特別是在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各項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積累的階段,此時更需要教師做好作文教學工作,以便為學生的日后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就作文的素材積累、寫作教學、評改策略等幾個角度進行論述,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一些教學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經驗
一、引導學生做好素材積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寫作也是如此。想要寫一篇成功的作文,沒有一定的素材積累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做好素材的積累。在筆者看來,小學時期學生的素材積累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是學生的基本字詞積累。字詞是構成作文的基本元素,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表達的對象描述得更為具體、形象,才能夠使作文顯得富有文采。其次是學生的寫作對象積累。在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之后,學生還要有明確的寫作對象。很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由于對象不明確,寫作內容東拉西扯,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日記、隨手筆記等形式來積累素材,便于日后的運用。
二、引導學生做好寫作教學
小學時期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認知不完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教師的引導。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范文的朗讀,讓學生根據范文進行寫作。豈不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再多的知識也不如教給他們一些寫作技巧,以便他們能夠自行進行寫作訓練。比如,一些基本的寫作手法、表達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善于發展、善于思考,在面對一件事物的時候不能簡單地一看而過,而是要進行一定的思考,明確其中的內涵。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這對于他們的作文寫作是十分有益的。比如,一個學生就善于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將小河一年四季的特點進行了總結、完善,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三、引導學生做好評改策略
小學時期學生的認知有限,對于自身作文好壞的分辨也較為困難,所以,就需要教師能夠進行準確的判斷、評定,以便能夠使學生正確地認識到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這就對教師的作文評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評改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讓他們樹立對于作文的信心。同時也要注重進行分層評改,以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不斷地進步,而不能簡單地進行“一刀切”,打消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周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