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閱讀是初中語文學科閱讀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養成,對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熟讀背誦;重點記憶;理解掌握;變式練習
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著重按以下四步進行。
一、熟讀、背誦
熟讀、背誦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語感最有效的途徑,是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因此,對于每篇文言文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熟讀、背誦。要求學生設身處地地讀,要讀出語氣、語調,要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要求學生要在理解思路的基礎上背誦,避免死記硬背。在背誦中深入地理解作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把握寫作特色,并從中使學生汲取營養,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重點記憶
一篇文言文涉及的知識較多,又不能要求學生全面記憶,否則就等于沒有記憶。應該有策略有重點的要求記憶。
1.重點記文言實詞
學習文言文要下工夫學習文言實詞,因為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字詞,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對文言實詞,我要求學生重點記憶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常用的實詞等。
2.重點記名言警句
要求學生勾畫出每一篇古文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揭示主題、中心的關鍵性原句(如,“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等),描寫山水環境的語句(如,青樹翠蔓,蒙落搖綴,參差披拂等)和表現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等)。重點記憶這些句子,并理解它們在文中的作用,以備理解性記憶之需。
三、理解掌握
1.了解文體常識,便于使學生掌握文體特點及寫作方法
如,《五柳先生傳》,通過了解自傳體的特點,學生能夠掌握本文結構上是由正文和贊語兩部分構成的;了解《小石潭記》中“記”的體裁特點能更好地體會移步換景的寫法;從《馬說》“說”的文體中,便于知道托物寓意與《陋室銘》的托物言志的不同。掌握文體知識,對學生以后的寫作大有幫助。
2.理解創作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作品的內涵。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最后躬耕歸隱。了解了這一背景,學生才能對《桃花源記》中陶淵明的政治理想有深刻的認識。
3.把握文章主旨
只有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解答相應的實際問題。
四、變式練習
變式練習是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關鍵途徑。新課標要求:“習題的選擇和編排要突出層次性,設計鞏固性問題,探索性問題。”因此,問題的設計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理解能力的訓練
學習《論語八則》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五日三省吾身”的具體內容。這是對學生文言語句理解能力的訓練,這比讓學生單純翻譯更有效。
1.表達能力的訓練
如,《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對夜游的描寫高度凝練,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這種美麗的景色寫出來。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和讀、寫能力。
2.生活體驗的訓練
讓學生聯系社會生活談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現實意義;談談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伯樂的作用;談談從宋濂身上獲得的人生啟迪;談談世外桃源與科技發展的今天更喜歡哪一個?等等。這些問題的設計,不但拉近了文言文與學生所處時代之間的距離,同時也使學生懂得古為今用,學以致用,從思想方面關注了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
以上就是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總結的文言文四步教學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大家不妨試一試。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