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實現質的飛躍呢?要提早為作文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作文題材要貼近學生生活;多鼓勵、少批評,激發寫作興趣。
關鍵詞:基礎;題材;貼近生活;鼓勵;激發興趣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令無數語文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
與時俱進,實現質的飛躍呢?這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齊心協力才能真正地達到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創新能力的提高。現就這個問題談談我本人較為膚淺的認識:
一、提早為作文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我們知道,小學語文教材中從三年級開始有習作練習,那么,假如學生此時一點寫作基礎都沒有的話,便會出現“無話可說、詞不達意、敘述無重點”等現象,我認為應提早有計劃地為作文教學打好基礎。例如,學生在一年級時就要重點訓練他們寫日記,哪怕只有一句話,長此以往,學生便能發自內心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到了二年級時,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或學生喜歡的漫畫讓學生逐漸練習由寫句子到寫片段,同時依然堅持寫生活日記。
二、作文題材要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平時說話或與人聊天時,對自己十分熟悉的事情便能侃侃而談,有說不完的話,寫作也是如此,如果選擇學生熟悉的話題,他們便會筆下有詞,所以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教學“××見聞”這個習作時,我先讓學生利用雙休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某一地點觀察在這里發生的值得記錄的事情,并把經過和感受有條理地敘述出來。這一方法果然奏效,這次習作完成得十分理想,各有千秋,有“市場見聞”“超市見聞”“小區見聞”等等,由于學生親身經歷所以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多鼓勵、少批評,激發寫作興趣
優秀的作文評語可能使一個根本不擅長寫作的學生癡迷于寫作,并創造出很多的“不可能”。作文評語千萬不要打擊學生的寫作熱情,應該多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好,一句話描寫得好,教師都應該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對于學生寫作中的不足之處要用委婉的語言提出希望和鞭策,比如:“文章的詳略處理上再下點兒工夫的話,你的文章將是最棒的,加油!”這樣富有激勵性的語言一定會是學生努力的巨大動力。
總之,作文教學是急不得的一項“慢活兒”,但只要教師認真研究,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嶺縣雙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