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老師作 日記也需要命題嗎?有些老師似乎不屑一顧,這不是八股文復辟嗎?不是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嗎?
筆者有不同觀點,理由如下:
一、目標指引很關鍵
小學生初學母語,屬于起步階段,給予一定的指導很有必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事、很多人,但很少有人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寫起事情不夠完整詳細,笑話百出;寫起人來有鼻子沒眼睛,缺胳膊少腿,沒有半點人樣。寫出來那就是流水賬,沒有主次,沒有詳略。老師擬定一個觀察對象,布置日記題目學生就有了目標,就會去有意注意周圍的事物,心中有了竹子,寫作就會很容易了,也就達到了寫作訓練的目的。在學生的觀察與表達之后,老師再進行適當?shù)脑u價和鼓勵,學生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表達的欲望,寫出來自然會有所進步。
二、同文異構有妙處
小學生的日記命題相同,易于老師根據(jù)內容指導,小學生之間更能互學互知,指導學生寫出“言為心聲”的日記,有利于統(tǒng)一評比。如果沒有相同的命題,學生天馬行空,各寫各的主題,就缺乏統(tǒng)一評比的標桿了。比如,每個月學校都會在板報中留出一角,給日記寫得好的學生留作展示。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把最好的日記作品貼在板報上,給全校師生學習。每個期末的時候,給在全校師生面前參展的學生發(fā)獎狀和紀念品,讓學生覺得寫好日記很光榮。
三、激發(fā)想象是根本
在小學階段,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感性認識事物,除了眼睛看到的東西之外,還有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手摸到的,心感受到的。老師不布置題目,學生以為日記就是這樣子的,看到什么如實地記下來就可以了,仿佛一部無聲攝影機,把生活再重復了一次,無味的生活就更加無味了。初學寫作尚可,但是時間長了容易讓學生倦怠,學生也沒能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認識的能力。
作為一個合格的作文指導老師,只有善于命題的老師,才是真正懂得自己學生的老師。他們才會有自己的思路和思想,因為我們教給他的不僅是知識能力,還有獲得知識能力的方法。我深信合適的命題日記,學生會高興,老師更輕松,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余弓.寫日記的三個好處[J].青少年日記,2003(05).
[2]張穎.如何使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7(03).
[3]程飆.業(yè)精于勤[J].青少年日記,2002(01).
[4]王玲玲.談怎樣指導小學生寫日記.教師教育研究:教學版,2013(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灌南縣實驗小學)文指導不力,是造成學生作文困難的主要原因。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多種形式命題指導,使學生愛作文,樂作文,是小學作文訓練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日記;命題;指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