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進而找到對策,讓學生找到自信,擁有健康、美好的心靈,幸福地成長。
關鍵詞:叛逆;問題;健康;自卑;自信;陽光
初中生,一個非常熟悉的名詞,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
不成熟,有著太多的沖動,更有著太多的叛
逆,所以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和
加強學生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教育!
一、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成因
1.依賴思想嚴重
現(xiàn)在,大多學生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論什么事情都希望父母幫自己去做,而我們的父母也正因為過于疼愛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這就無形中滋生了孩子的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賴心理越發(fā)嚴重。
2.缺乏自信
擁有陽光的日子是燦爛的,然而很多
初中學生正缺乏這種陽光式的自信。在我們的學校里,有很多學生因為自己的長相、身高、穿著而引發(fā)內(nèi)心的自卑,特別對于那些父母離異的學生,他們更是覺得抬不起頭,長此以往,如果老師不注重啟發(fā)和教育,學生就很容易形成心理陰影,從而影響學生一生的發(fā)展。
3.初中生易沖動,意志較為薄弱
青春期是絢爛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無比豐富。然而,也正因為此,很多的學生容易沖動和感情用事。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鮮活的例子,頗有一種駭人聽聞的感覺。那是2010年的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初三班的一個學生失控了似地喊到:“老師,老師,老師……不好了……”一陣急促的喊聲打破了沉靜,一個學生不知道為什么,把另一個學生的手打壞了!一時間,大家忙開了。然而,調(diào)查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兩個學生只是因為一個自己喜歡的偶像起了爭端,才引發(fā)了這一幕慘狀。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擅長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讓學生有正確的事物評價標準,不能因一時情緒沖動而做出遺
憾的事情,這樣不僅害人而且害己。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對策
1.深入學生內(nèi)心,讓學生自信地微笑
作為老師,我們必須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觀察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弄清學生到底是因為什么變得不想說話,不愛微笑,不喜歡交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地去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其身心發(fā)展特點,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和心理異常,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糾正不良行為,從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自立能力,讓學生擺脫依賴心理
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幫助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生活態(tài)度等對子女的心理素質(zhì)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家長就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首先教育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逐漸的孩子在這些細小的問題上,就變成了一個擁有自立能力的人了。而且,在潛移默化中也增強了學生的抗挫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心理成長道路上更加具有堅韌性。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重拾內(nèi)心的美好
我們可以通過開設健康教育課或講座,利用廣播、電視、錄像、黑板報等宣傳工具,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知識要求,讓初中學生從多角度、多場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要特別關注那些內(nèi)心比較自卑、情緒容易沖動、父母離異的學生
我們要定期找學生聊天,關注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及時給他們的內(nèi)心“充電”。讓他們的內(nèi)心真正地感受到溫暖,這樣學生才不會戒備你,才會主動和你交流,你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更好地輔導他們的心理健康,讓學生真正地找到自信,走向陽光。
5.開展心理咨詢
包括設立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心理咨詢信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使個別學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療,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總的來說,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年齡階段。我們要讓我們的學生在太陽下笑得最燦爛,就必須讓我們的學生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真正地把學生的青春期變成黃金期。
參考文獻:
陸向陽.中學生心理健康.群言出版社,2004-06-01.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鎮(zhèn)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