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在今后的升學和深造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多年的探討和研究,總結幾條經驗,希望在英語的教學中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技巧;方法;能力
得閱讀者得天下——這是考生近年來在高考中獲勝的心得。對于考生來說,閱讀能力不但影響著高考成績,也影響著學生在英語方面的繼續深造和發展。對于高中生如何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筆者把我校英語教研組在教學工作中略見成效的幾個小方法總結如下:
一、正選法與排除法
正選法即根據所讀的材料內容從正面選擇最佳答案。如果在有些情況下從正面選擇答案有困難,就可以考慮用排除法,即排除四個選項中的三個錯誤選項,那么剩下的選項即為正確答案。排除法是解答閱讀理解題的常用方法,對于那些不合理或荒謬的選項、與短文內容不相關的選項、雖然在短文中出現但答非所問的選項,以及不是問題的主要因素的選項等,都可以采用排除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遵循“三級思考”的方法排除干擾選項,即經過是否矛盾(誤否)——是否有依據(虛否)——是否以偏概全(偏否)的逐級思考過程來分析和判別每一個選項,從而提高解題正確率。
二、概括法與推理法
概括法是指根據所讀材料概括文章主題、要點、標題和中心思想等;而推理法則是指根據所讀的材料的字面意思,通過語篇的邏輯關系及各個細節的信息和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指導學生在運用概括法的時候,要抓住和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運用推理法的時候首先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從字里行間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線索,然后再對文字的表面進行挖掘和加工,進行深層處理以及合乎邏輯的推理。
三、常識法與背景法
常識法是指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常識進行識別和判斷的方法。背景法與常識法相似,指學生充分運用所讀的信息答題。這種方法在很多問題中都有可能用到,而在說明文中就更加明顯了。解答這類問題有時只看選項內容就可以把題解答得很完美了;有時要根據常識再依據文章內容才能把正確選項選擇出來。
四、定位法
定位法即根據題干和選項所提供的信息直接從原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即定位),然后進行比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同義詞轉換),從而找出正確的答案。解答這類問題,往往要先從題目中的關鍵字入手來找出文中的相應信息。
五、跳讀法
跳讀法即根據題干和選項所提供的信息跳讀原文,并找到相關的句子(有時可能是幾個句子)或段落,然后進行分析和推理等,從而找出正確答案。
六、找主題句法
閱讀理解中經常會出現考查文章或段落主旨大意的題目,此類題型用以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或段落主題的領會和理解
能力,一類題為主題問題,另一類為標題問題——尋找主題句往往是做好此類問題的關鍵。因此,在做題時,要注意每段的主旨句(往往是第一句),即“Topic sentence”,它一般都用來表示一個段落的主旨大意。抓住主題句,就不難確定文章的最佳標題了。
七、并列與對比法
閱讀中有事會出現考查句子含義的題目,對于此類題目可應用并列與對比法進行答題。并列與對比法就是根據上下句中出現的連接詞,如,but,howevenr,otherwise等可以猜出前后句意義上的差別,從而依據某一句的含義來確定另一句的含義;有時候是句子內部的并列成分,用but,and等來連接,可以依據前半句的含義來確定后半句的含義。
八、構詞法與邏輯關系法
在英語閱讀中還有一類題目,就是猜測單詞、短評、習語的意義。對于此類題目,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解答。一是構詞法。即根據在單詞前面加前綴,或在后面加后綴,從而構成一個新詞的方法來猜測新詞詞義。所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構詞法有助于理解由構成法而得的新詞的詞義。如,mislead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前綴是mis-通常表示壞、錯或不,了解詞根lead的含義就不難推斷mislead為“誤導、誤解”的含義了。二是邏輯關系法。根據作者表述的邏輯關系,進行判斷。前后文所說的內容在邏輯上可能有遞進、轉折、順承、因果等方面的關系,做題時理清了句子的脈絡,推斷詞語的意思就顯得容易多了。
解答閱讀題,不論是從方法還是技巧上,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可以全面概括的方法,以上是在教學中得出的一點心得,寫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有不足之處,還希望各位同行進行指正。
(作者單位 吉林省鎮賚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