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語文課堂上學生不愛發言的現狀,需要語文教師反思。面對中學生在課堂上不愛發言,語文教師就要寬容學生“插言”,贊賞學生“敢言”,激勵學生“多言”,降低學生“難言”,坦對學生“發難”。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中學語文課堂學生發言一定能夠變被動為主動,變害怕為喜愛,變苦惱為享受。
關鍵詞:課堂;發言;插言;敢言;多言;難言;發難
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大多發言踴躍,爭先恐后,可到了中學語文課堂上卻變得不愛發言,一般只有大約10%的中學生能配合語文教師積極發言。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中學調查分析不同年級學生,發現語文課堂中學生不愛發言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1)中學生關注自身形象的意識在增強,十分在意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課堂上發言錯誤怕在語文教師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2)中學生片面認為課堂發言與否不重要,發言多少一個樣,只要語文考試考得好就行,沒有意識到課堂積極發言對提高中學生素質的重要作用;(3)中學語文課程內容多、問題難度大,教師留給中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卻沒有相應延長,導致回答問題的準確率在下降,因而中學生對發言有畏難情緒;(4)有些中學生本來上語文課好“插嘴”,好“爭論”,但有些語文教師以“破壞課堂秩序”為由對他們開口加以批評和指責,使他們沉默寡言;(5)有的中學生自身有缺點,或者口語表達能力不強、口吃,或者普通話講不好,或者思維緩慢,有自卑感,生怕開口發言遭同學恥笑,因而不愿發言。
中學語文課堂學生不愛發言導致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交流不暢,不利于課堂教學順利開展,也影響了中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語文教師要千方百計調動中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鼓勵中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中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愛上語文課,把語文課堂變成享受課堂。那么,怎樣應對中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不愛發言呢?
一、寬容中學生“插言”
“插言”也就是插嘴,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經過教師同意就隨便中途插進自己想說的話。插言除少數是信口開河胡說,有意搗亂課堂外,主要是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情不自禁地主動發言。語文教師要鼓勵中學生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自由發言,不歧視、打擊、排斥插言現象。如,我在講《海燕》這首散文詩時,要求學生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話沒說完,有一個學生就插言:“怎樣劃分段落層次呢?”我接過來說:“這正是我剛要問的問題,有人會回答嗎?”他聽了很激動,認真地和同學們一起思考。當我啟發學生歸納劃分段落層次的10種方法時,我發現他聽得非常專心。
二、贊賞中學生“敢言”
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朗讀課文、提出疑問本身已經很不錯了,因為這體現了他們的熱情、勇敢、自信、思考和努力。語文教師對中學生的發言應在語氣語調上多加肯定和贊賞。平時我對膽小的學生,常用親切的話語:“別怕,錯了沒關系。”“你能積極舉手發言就說明你認真思考了。”對后進生,給予熱情地贊揚:“你能回答得這么好,真了不起!”對發言有不足的學生,也要揚長避短,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如果你再從結構上來分析,也許會更全面些。”“你坐下再想想,我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三、激勵中學生“多言”
語文教師要把學生課堂發言多少作為學生平時過程性評價內容之一,要讓學生心中有數:課堂上積極發言能反映他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不斷進取的勇敢精神。為了激勵學生發言,我在課堂上允許學生采用多種發言方式:可舉手發言,可即興插言,可和同學小聲討論,可請同桌代言,也可課后遞紙條追問。當然,在課堂上有時也會出現各執一詞爭吵的現象,教師不能因噎廢食,因小失大,應多從正面引導。
四、降低中學生“難言”
語文教師要學會對較難回答的閱讀理解題進行由淺入深的分解,降低思考回答問題的坡度,讓學生穩穩踏上通往智慧山頂的臺階,興趣盎然而又輕松自如地進行發言。語文教師可在回答問題前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也可在課前提醒學生查找資料,廣泛求證。對于一下子難以回答的綜合性問題,教師可以這樣說:“對于這個問題,請大家課后再認真思考一下,下節課我聽取大家的發言,看看誰思考得更全面,回答得最好。”
五、坦對中學生“發難”
中學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躍,無論語文教師知識怎樣豐富,也難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被學生發言問倒不要不好意思,要勇敢承認自身不足,以寬廣的心胸面對“發難”。語文教師要指點學生學會求助詞典和網絡自主學習,通過自己的深入鉆研,獲取新知識、新營養。在這方面,戴震的私塾老師為我們做出了表率。當戴震問他的塾師“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時,塾師一面夸獎他“了不起”,一面拿出一本《說文解字》來,誠懇地告訴他:“我所講的東西都是靠看這本書學到的,我把它交給你,如果再有什么疑問,你自己去查閱吧!”戴震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地攻讀了三年,后來又創造性地鉆研古代經典,成為清代著名的考據家、思想家。
應對中學生不愛發言的方法還有很多。我想,只要語文教師肯思考探索和實踐檢驗,就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適合本班級學生發言的措施。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中學生課堂發言一定能夠變被動為主動,變害怕為喜愛,變苦惱為享受。
(作者單位 江蘇省高郵市三垛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