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和九年級學年段學生必須完成的學業(yè),也是物理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然而在這一教學途中卻有少數(shù)學生或多或少地產(chǎn)生一些厭學心理或厭學情緒。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方法;厭學心理;初中物理
學生厭學物理的心理既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既有直接的原因,也有間接的因素。其原因當然不止這幾種。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應針對這類情況,找出其原因并對癥下藥,找到相應的對策來防治學生所產(chǎn)生的厭學心理。要想達到全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克服厭學心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物理課上真正“動”起來,多年的教學歷程啟發(fā)我,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工夫。
一、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的
有些學生厭學,是因為這些學生的智商很高,他們之所以“厭”,大多是因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他們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我老爸有的是錢”“讀書無用”等錯誤思想根深蒂固,加上很多初中未畢業(yè)的學生到外面打工同樣掙錢,影響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心理,于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破罐子破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于是就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應適時做好這部分學生的思想轉變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就業(yè)觀、人生觀,讓學生找回“自我”,找到“自信”。讓他們感到學習物理有趣、有用,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狀態(tài),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最終獲取知識,成為知識的占有者。
二、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厭學心理是由多種心理因素、心理特征綜合產(chǎn)生的,其原因之一是對新事物、新方法缺乏濃厚的興趣,教師的教學就要適合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物理學科的趣味性,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緊扣學生心弦的情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楊振寧博士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要教育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勤思考,勤動手,使學生在自己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感覺到物理是有趣的,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制訂可行的教學目標,不斷更新教學方法
教師應在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統(tǒng)一要求下,依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教學目標的制訂,要照顧大部分學生,不偏難,不偏易。在目標實施的過程中,不要過多關注“優(yōu)生”,而要更多關照的是“學困生”。在課堂提問中,簡單的識記問題,應該讓“學困生”回答。若他們能正確回答問題,就會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對樹立學習信心很有幫助。在課堂訓練中,教師也應設計深淺適度的練習題,加強對“學困生”的訓練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fā)言、思考、扮演、練習和討論的機會,而不能為了教學節(jié)奏、課堂容量、課堂氣氛,而把機會全包給少數(shù)尖子生,應當挑一些易操作、易回答、易解答的問題讓“學困生”去回答,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有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而且能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他們在成功中樹立信心和
決心。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凸現(xiàn)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要求物理教師要做到四個帶進:即把激勵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現(xiàn)代技術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課堂。要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共同探討,使物理教學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要做到這一點,物理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物理教材與社會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特點,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盡可能開展學生實驗,讓學生通過動手、合作、探究,感受實驗的樂趣,通過小實驗、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真切地感受學習物理的用處和意義,從而激發(fā)起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
四、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面對學生厭學現(xiàn)象,搖頭嘆氣無濟于事,一味地強調(diào)客觀原因也于事無補。教師要轉化學生的厭學,就要對學生多關心、勤輔導,用愛心去感化他們,經(jīng)常鼓勵他們的進步,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莎士比亞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產(chǎn)。”廉姆杰爾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我們應該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表揚鼓勵。教師和家長應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進學習方法,盡快地從厭學情緒中掙脫出來。家庭中,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要盡量營造一種積極的家庭氛圍,時時處處給孩子起表率作用,使孩子在關愛、和睦、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下,保持身心健康,專心致志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對待厭學的學生,要切忌急躁,要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鼓勵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五、勤用評價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善于應用評價手段,就能有效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新的課程標準呼喚我們應該使用新的評價原則,只有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才能有科學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改變過去以知識目標為中心的單一評價指標體系,從而重視對學生實際能力、學習態(tài)度的考查。
1.對學生進行多方面評價
教師既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又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評價。
對學生進行多方面評價還包括使評價主體多元化。改變過去單一的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使管理者、學生、學生家長甚至街道、鄉(xiāng)村組織加入到評價隊伍中來,從而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2.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發(fā)展性評價
(1)學生分組實驗、小制作、小實驗、科學小論文、課外活動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
(2)對學生平時觀察能力、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力的實時評價。
總之,初中學生厭學物理已不再是個別現(xiàn)象,我們教師肩負著很重的責任。關愛學生,義不容辭。讓我們和家長共同努力,潛心投入,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分析厭學的原因,并針對不同情況,對癥下藥,按照物理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變厭學為樂學。這樣既轉變了學生的厭學心理,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且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 安徽省安慶市皖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