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教學是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教師和學生是知識的奴隸。而寓教于樂的對話教學則是充滿人性的教學,寓教于樂的對話教學把教師和學生作為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創新思維和活力的并能獨立思考和進行學習探索的人才。“自由”是西方著名哲學家庫勒哲學的精髓,當在教學中寓教于樂進行游戲的時候,人性獲得解放和自由,而這正是寓教于樂對話教學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寓教于樂;對話教學
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死板,是以教師為授課主體,教師圍繞自己的備課內容為講課中心,學生在聽課時思維是被動的,學習情緒也并不高漲,教師一堂課下來,辛苦不說,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沒有被調動起來,課堂學習效果不免會差些。新課改的實施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教師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調動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是很值得我們數學教師去運用和嘗試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后,教師應研究小學生喜歡動和活潑的性格,對他們加以啟發和誘導,把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相信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那么我們在此將作一探討。
下面將舉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案例,來說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寓教于樂教學方法是如何運用的。
“學習負數并用負數表示生活中的事例”教學片段:
一、貼近生活,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負數嗎?有沒有聽說過有關負數的事?
學生有的小聲說不知道,有的則說好像聽爸爸媽媽說到過。
教師拿出一幅圖(圖片畫的是美麗的大海)和一個樓房模型。
學生看著老師出示的圖片和樓房模型都流露出詫異的目光和表情。
師:同學們一定都見過大海和我們居住的樓房吧?
學生這時更加奇怪,老師拿出的圖片和樓房模型與今天說的
負數有什么關系呢?
師:我剛才聽到有的同學說聽爸媽說到過,哪位同學告訴老師爸媽是怎么說的?
生1:我爸爸有一次說我們家小區樓內負一層是地下室什么的。
生2:我媽媽是做統計工作的,有一次提到什么負增長之類的話。
師:好,同學們,看來你們平時都注意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值得表揚。那么,我們應該怎么來了解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數學知識呢?
二、生活聯系實際,探索新知
師:同學們聽到的負一層正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認識負數的內容。有哪位同學會用符號與數字表示出負一層這個概念來?
生:可以在1的前面寫一個減號表示。
師:好,這位同學說得很對,負一層可用-1表示,那么生活中的所有負數是不是都可以用在這個數字前加一個負號來表示呢?老師給你們的回答是可以。
師:好,現在老師給你們舉出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如,你們剛好在地下二層的電梯中,就可以寫為-2層。還有最典型的例子,在冬天播報的天氣預報中會報出零下6℃即可寫作-6℃。還有老師拿來的大海圖片是想問同學們海平面以下156米如何表示?
生:可以用-156米表示。
師:很好,同學們,你們學習得很快,剛才老師舉出的幾個例子就是同學們生活中遇到過的簡單的負數概念。這說明了數學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學生在老師的啟發和鼓勵下初步認識了負數,并對負數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有多緊密也有了很多了解。
通過以上數學課堂認識負數的教學案例片段,我們看到了學生一直都處于與教師一問一答的對話教學之中,可以跟上老師的思路,并在老師的啟發下有了自己的創新思維,這是令人欣喜的地方,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這一堂數學課不是在被動中完成的,而是在主動學習知識中完成的。再來分析一下,我們得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的開始,教師就以學生了解的生活中的例子用展示圖片和模型的方式來創設教學情境,到后面教師及時抓住學生情緒高漲的這一機會引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和學習中來。接下來,教師又在對學生啟發并深入探求負數這一概念的環節中,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負數的表示方法。學生就在這種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中大膽展現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己見,踴躍發言,同時教師也通過這一教學方式把負數這一數學抽象的知識變為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學生在發現中體驗,在寓教于樂的生動教學中親自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因為這一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生生活實際的再現。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就像了解生活常識一樣簡單和淺顯易懂。與此同時,教師要為我們的學生營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這才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職責所在。
(作者單位 河南省許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