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述了在課文學習中應根據不同的課文類型從課文中獲取其用詞的韻味,品味文化的內涵,欣賞課文結構的獨特之處。學習課文在于細細地品味,通過對文章內容中詞匯內涵的揣摩、習語所反映的獨特文化內涵以及某些句式結構的特有表達的感受,體會到所蘊含的特色。
關鍵詞:詞匯特色;文化內涵;獨特結構
在現行的《牛津高中英語》課文中蘊含著許多表達極佳的表現手法,然而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常常忽略了文中的表達。如果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對一些表達俱佳的地方加以關注,并從中獲取對自己今后寫作有促進的內容,久而久之就會逐步地改進自己原先表達不恰當的地方。現結合一些課文內容以體驗行文中的一些特色。
一、品讀詞匯的細膩之處
在許多課文中,作者常常通過詞匯的妙用來達到其表達的效果,許多詞匯對學生而言并非生疏,但其運用于特定的語境則是如此地貼切和妥當。因此,在閱讀文章時應認真注意作者是如何巧用詞匯來表達思想內容的,對于一些好的表達不斷地加以積累,并在自己的學習中不斷加以積累,久而久之便能深刻地領悟其獨特的魅力。閱讀下面課文中的一些經典詞匯的用法,品嘗其細膩之處也許會有一番豁然開朗之感。
1.However, sometimes I don’t feel energetic.
句中的energetic為“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使用energetic來點明了其精神狀態,用否定句的形式來表達既起到了降格陳述的功能又體現了高級詞匯的使用。
2.Walking and riding your bike count, and so do school sports.
該句中的count為絕妙用詞,其言簡意賅,含義深刻,學生很少會考慮到該詞的使用。該詞在英語中含有“有重要性”“有價值”的意思,用在該句中特別貼切。
3.He discovered a great fortune in jewels and gold, along with the preserved bodies of dead kings.
該句中的fortune為微妙之詞,既可以表示“機會,命運”,又可以表示“前途,財富”,用在該句中恰到好處,該詞把以上的多層含義集于一體,體現了一字之警,全句之奇的效果。
二、品味話語的文化內涵
在英語中有許多的習語,這些習語常常反映出其民族的宗教和文化,并和社會習俗和心靈境界等緊密相關。如果不熟悉習語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僅從詞匯的表層意義上去判斷,必然會導致理解上的失誤。因此,在品讀課文時只有理清這些習語的起源和內
涵,體會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才能更好地領悟英語語言的美感和深邃的內涵,只有透過表層意義去理解才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更好地馳騁于閱讀和欣賞的天地中。
1.This allows you to prepare good answers and means you won’t have to answer questions off the top of your head during the interview.
off the top of one’s head是美國人經常用的一個習慣用語。從它的字面意思來講,就是從頭的最頂部。可以想象成,一個人做事不經過大腦思考,想法直接在頭部頂端形成。因此,這個習語的意思就是“做事沒有或不需要經過仔細考慮或仔細計算”。
2.Don’t worry about having butterflies in your stomach before the interview.
“蝴蝶”一詞也許學生對此并不陌生,但腹中有蝴蝶則難以理解。不難想象,一個人有眾多的蝴蝶,難免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因此該習語表達的是由于害怕而“緊張”或“忐忑不安”的意思。
3.It can also give you the edge over other candidates, so remember to check your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初讀句子也許并不能完全理解“give you the edge over”的內涵,只有結合全句的內容才能明確edge的內涵,該詞又有“優勢”、優越之處的意思,因此該短語可表達“使某人略占優勢”的含義。因此,閱讀課文不能直截了當地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要根據實際語境才能作出正確判斷。
4.If you follow the advice I’ve given you today, landing a job should be as easy as pie.
派在西文人的生活中是極其普通的食物。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會吃派。而派對于英語國家的人來說如同小菜對于中國人是一樣的,吃或做這種食物非常容易。因此,用在人們生活中極其普通的食物來形容一件事,說明這件事非常簡單、易如反掌。所以中文常翻譯成“小菜一碟”。
從上面的幾句可以看出,在學習課本時如果只追求文章的表層意義的理解,而忽視話語的內涵勢必會造成誤解。因為英語的學習常常會涉及文化的差異,因此碰到諸如此類的短語須謹慎行事,切莫憑字面意義去理解,隨著學習的深入,會對此有深刻的感受。
三、品嘗結構的獨特韻味
英語表達在許多地方和漢語相比并非完全相同,這是因為不同民族和文化所形成的差異性。在許多文章中也許對學生而言感到是如此的普通,但這些表達恰恰非常符合英文行文的特色。
1.We’re talk about happiness today. To some, happiness is being surrounded by family and friends. To others, happiness means achieving success in something, such as meeting a goal. To those who have been injured or struggle with a physical disability, happiness can simply mean a day without suffering, or just being alive. (Book 6 Unit 2 Reading).
2.Most successful people are not as conventional as the people around them. Where others see failure, they see possibility. Where others see a lack, they see surplus. Where others see a closed door, they see an open window. (Book 11 Unit 3 Task)
該段落采用三個同等的結構敘述了成功的秘訣,別人看到的是失敗,而他們所視的則是可能;別人看到的是缺乏,而他們看到的卻是剩余;別人看到的是一扇關閉的門,而他們看到的卻是一扇敞開的窗。在這幾個句子中作者分別用意義相反的詞匯表達出內容深刻的韻味。Failure相對于possibility,lack相對于surplus,a closed door相對于an open window從抽象到具體,步步深入,語言運用的高超技巧達到了巔峰,讓人深感何為成功之真諦。
通過上述對課本中一些詞匯的分析,對某些短語文化內涵的剖析以及段落的分析和品足,讓人感悟到英語語言美的內涵,也足以說明英語學習并非僅僅局限于語法內容或詞匯的表層用法。只有潛心于課文內容的深入,才能感知和領悟英語學習的深奧,如果學生在課本的學習中處處留神、加以注意,在比較中品味用詞的巧妙,領悟不同文化中某些詞語的深層涵義,定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安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