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家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由此可以看出,數學對生產、生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充分展示數學的作用,以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質量;目標;教學模式;評價;反思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之本,是學校的生命線。因此,對于一個學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須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對于一個教師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壇就必須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呢?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內容,設置恰當的教學方法。而且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目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目標,還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及過程與方法目標三者缺一不可,這是培養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基礎。因此,再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整體出發,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以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
二、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不再是教師單一的知識傳授,傳統的滿堂灌、一刀切已經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了。因此,教師在選擇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又如,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我們要改變以往將學生每天泡在題海中的教學方式,要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或者是一題多變的練習,要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找到個性發展的空間。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完善評價體系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有效手段。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轉變以往的終結式的評價模式,要采用形成性評價方式,我們的評價不在是單一的看重學習結果、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動機。從而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中,正確地認識自我,重拾學習信心。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注重優等生或者是學困生的評價方式,而忽略了那部分較為穩定的中等生的評價。因此,教師要注意完善評價模式,要真正發揮評價的作用。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它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某種教學行為、決策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活動。然而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聽到有教師這樣抱怨:“為什么講過的試題學生還是不會”“為什么學生的答案都是一樣的”等,其實,教師在抱怨的過程中可以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到底錯在學生還是錯在我們教師自身。然而,這個過程就是教師反思的過程,教師要反思每堂課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幾分,反思自己的那一部分沒有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思自己是不是還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被動地學習等等。只有教師在反思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有針對性地改正,才能真正地打造出高效的課堂。
總之,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不是教師簡單地說一說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教師從新課的導入到課下的反思都要認真地完成,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最終才能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