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應該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研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習情趣的影響因素以及培養閱讀興趣的策略,希望閱讀教學中學習情趣的培養能夠引起初中教師與學生的關注,深入地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情趣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習情趣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不僅是獲得新知識的重要渠道,還是提高學生個人修養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過程。本文所談的閱讀教學中的學習情趣是“情”與“趣”的結合,它是新課程改革中實現中學生全面發展的最佳途徑。
一、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習情趣的因素分析
1.教師層面的因素分析
在目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以情促知、以趣促學”的教學目的并沒有深入各大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是學習情趣培養的主要實施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情趣培養的最終效果。部分教師將情趣的構建和認知過程分開看待,很片面地理解學習情趣的培養。將情趣教學對學生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的促進作用的認識僅僅是停留在感性層面,并沒有很理性地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來,導致學習情趣培養方案無法真正融入語文閱讀教學中。
2.學生層面的因素分析
從情感需求角度看,學習情趣培養易于被學生接受,是因為其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然而,低年級學生是沒有區分情趣級別的自主性的,他們利用自我思維只能片面地去理解情趣,比如,新奇感、情趣刺激感這些表面的情緒活動。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他們走向深層次的情趣理解,即上升到對積極情感和志趣的理解。從大方面講,語文學習情趣培養的實施需要多方面的協調合作,才能將學習情趣培養全面化、普及化。從宏觀上,社會要積極參與進來,全面調控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情緒培養工作;從微觀上,教學主體要積極地配合起來,將學習情趣的培養有效地實施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使學習情趣培養工作成為一種社會意識,成為一套教學實踐理論,讓語文學習情趣培養煥發長久的生命力。
二、初中語文閱讀中學習情趣的培養策略
1.確立學習情趣培養的目標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總體教學目標、學生群體的認知和情感水平制訂出一般性的總體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是學生認知和情感水平得到提高所必達的目標,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適當降低目標的高度、難度,使學生能“跳一跳,夠得到”,唯有如此,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使閱讀教學能深入開展。
由此可見,教師的作用在于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指導和點撥,直到學生能夠在獨立閱讀的情況下知曉文章所傳達的情感。對于部分學習能力較強、對語言文字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可引導他們在課后進行深入的探討,滿足他們特殊的情感認知需要,以培養更高的目標。
2.選擇學習情趣培養的內容
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是“文”與“道”,在此內容之上建立起來的基本規律是幫助學生由對文章道理的理解上升到由道理感悟出文章的情感。學生將自身的情感認知體系,融入文章的閱讀之中,通過對詞語、句子、篇章的感知能力,達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再通過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進一步去分析體會文章語言所表達的深層次情感,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層層遞增。這種學習培養過程是學生對文本理解由表及里的深層認知過程。
3.學習情趣培養過程的組織
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對所教之文本內容的合理安排,這種安排要建立在學生思維情感活動的心理基礎之上,同時師生之間要進行溝通交流,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創新。初中生的閱讀心理過程包含文字理解、內容理解、文本評價和文本重構。學生會在這一心理過程中將自己的知識認知和情感能量發揮出來,賦予文本以無限想象,再進行分析、自我判斷。學生如果在這種閱讀心理進程中,于某一階段產生了閱讀障礙,將會對整個閱讀過程的流暢性產生影響,從而打亂學生的閱讀心理,造成閱讀興趣的流失。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對學生閱讀心理的警惕性,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閱讀惰性,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通過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傳授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意識與習慣。優化閱讀教學組織,培養語文學習情趣,從而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
情趣培養體現著素質教育的核心。情趣培養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應該放在首要地位,因此,學生的學習情趣培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涯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當今社會生活環境中,情趣無處不在。情趣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扮演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角色,旨在造就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希望通過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習情趣的培養策略的研究,能夠對初中生語文的閱讀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沙麗.中學語文情趣化教學[D].揚州大學,2009.
[2]梁衛東.語文教師的情趣及養成[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0(10).
[3]張立明.讓語文課堂內外情趣共融[J].天津教育,2010(12).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