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永恒課題,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應不斷地給課堂教學輸入新的血液,努力激發學習興趣,力爭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方法;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這種現象,學生對某個老師很感興趣,很喜歡上這個老師的課,他們把跟著老師解決一個個有趣的難題當作一種快意的享受,學習效果也很好,可以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數學課也要像一塊磁石一樣,利用“興趣”這個引力把學生吸引到我們的周圍來,下面談談我的一點做法與體會。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情感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賴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教師只有以飽滿的熱情去關愛學生,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才有可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成為“居高臨下”的指導者,而應成為一個“平等的”參與者,教師也不應成為正確與錯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者。教師應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對于學有余力并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二、重視每一節課的引入
高爾基說寫文章“最難的是開頭,也就是第一句”。上一堂課猶如寫文章,要整體地構思本課的開頭、中間、結尾三個部分,引言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好的引言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聽課能抓住重點,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一是講故事,數學故事或軼聞、史料的引入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數學也是一門有趣的學科;二是承上啟下,教師在復習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過程中,和學生一起運用已有的知識形成新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求。
引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向學生提出新穎、巧妙的問題,在學生頭腦里產生疑問,造成學生“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說”的情勢,從而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以躍躍欲試的姿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學應該有一種激發學生認識興趣的方法,讓他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潛意識的能量釋放出來。
1.啟發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筋、總結
比如講一元二次不等式,因為任何一個一元二次不等式都可以化為求ax2+bx+c<0或>c)(a>0)的解的問題,我啟發學生運用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去找不等式的解,同學們通過圖象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這樣做,同學們情趣很高,很感興趣,并總結如下規律“畫圖象,找交點,寫結果”。對做部分內容,同學們欣然接受。中學生有一種好奇和強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適時地隨意設計一個個障礙,讓學生時而墜入千里迷霧,時而又走出迷宮,使他們始終保持旺盛的狀態。
2.冥思苦想,拓展思路
隨著學生知識面不斷擴展,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知識多方位尋找解題途徑和方法,從而使學生思維在廣闊性、靈活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得到發展,通過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解題過程中去思考,用了那些思想方法尋求這類題的規律,掌握這類題目的特點,舉一反三,提高解題能力。
總之,我們應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和手段,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南京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