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講三化策略教學法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會終身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一講三化;教學策略;終身學習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點出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我針對初中歷史學法指導進行了探討研究。僅就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簡單談談我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進行學法指導的。
九年級學生心理已經接近成人,對歷史問題的認知已經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并且對學習方法有了一些了解。因此根據他們已有的認知水平,我確定這課運用“一講三化”策略教學法完成學法目標,即閱讀法、分析法、知識遷移法、歸納法。
一、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在新課教學中,我充分運用了“一講三化”教學策略,指導學生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1.引導學生回憶學習過的中外歷史上的主要戰爭,提問:學習戰爭都從哪些方面著手?師生共同歸納,體現一講三化之強化學習策略。結合一講三化的教學模式,給學生限定時間進行自學,突出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對重點知識進行圈劃,體現讀書指導法。
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本課的難點問題,我指導學生運用分析法對給出的材料進行分析,教給他們分析問題的方法,即抓住重點信息得出結論,讓學生知道論從史出。
3.對于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過程,通過讀圖識圖法讓學生從框架圖與地圖中發現問題,理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從而更好地理解一戰爆發的原因。
4.在進行一戰的性質這一內容教學時,指導學生聯系戰爭發生前后各國的目的去分析,對事件給以正確的評價。使學生學會用評價法去評價歷史事件,達到史論結合的目標。
二、進行學法指導應注意的幾點
以上是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學法指導的簡單總結。學習有法但無定法,我覺得在進行學法指導中應時刻注意以下幾點:
1.立足教材,學無定法
根據學生的基礎、教學環境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目的是揭示普遍而客觀的學習規律。
2.關注過程,提煉學法
一個人的學習過程的形成是其學習能力形成的過程。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再到理解歷史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合理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對學習對象逐步提高認識層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注意不同的學情,并以此為基礎,靈活地調控或變換教學過程,使學生最大限度地達到學習目標。
3.引領示范,揭示學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問題,為此教師要及時做出示范,展示學法,以法獲知,供學生仿效。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訓練,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再應用這些方法,獲得課本中的歷史知識,獲取課外歷史知識。
方法是人們求知探索的鑰匙,因此,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著力加強歷史學法的指導,它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