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作業評價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欣賞的眼光評價中學生的美術作業,通過評價來培養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敢畫。
關鍵詞:美術作業;評價;欣賞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會創造的快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而感到驕傲,這就是學習的樂趣?!庇袠啡げ艜信d趣,而興趣作為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內在的潛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用欣賞的眼光評價中學生的美術作業呢?這也是本文需要探索的問題。
一、捕捉“閃光點”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用顯微鏡觀察學生的細微變化,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尋找學生作業的“閃光點”,不斷增強學生成功的愿望,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繪畫教學中,對于優秀作業,我們可以理所當然地表揚加鼓勵。而對于個別作業不認真的同學,我們也要從別的方面發現這些同學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肯定和明確的改進方向,讓學生能及時找到病因。
好的評價會成為有效的鼓勵,在“潤物無聲”中使學生不斷增強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注重集體評價
美術作業不僅僅注重老師的評價,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同樣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將作品貼在黑板上,或者高舉在手中。這時,平時教學中畫得不太好的同學可能會羞于展示,怕被批評、怕受到嘲笑,但是老師、同學的評價和鼓勵會讓這些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喜歡上美術課。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眼光比老師還要敏銳,常常能夠發現平時被老師忽略的閃光點。
三、鼓勵學生互相交流
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創造和諧的氣氛,促進小組成員之間和諧地完成各自的任務,也能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能力。
在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尊重、相互信賴,認真傾聽他人意見,形成虛心向他人學習請教的良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適度點撥、啟發對學生的幫助是不可低估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在交流中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履行自己的職責。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可見,教師的激勵和贊美是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助推器。當然,教師還要探索更新穎、更具實用性的作業評價方法,讓學生喜歡美術、愛上美術,這才是美術教學真正的目的。
參考文獻:
賈群生.回歸生活的中小學教育評價[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孤山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