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要在強化口算訓練、理解算理和培養有意注意方面下工夫。
關鍵詞:口算技巧;強化訓練;理解算理;計算法則
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分析限制小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情感不穩定
小學生在計算時,總希望能很快得到結果。因此,當遇到計算題中數據較大或算式比較繁雜的情況時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認真地審題,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2.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抄錯
由于計算本身沒有情節而且形式簡單,容易造成小學生看題、讀題、審題、演算過程中的急于求成,致使把計算式題中的數字、符號抄錯,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當然,計算中抄錯了一個小小的數字或符號,那無論你運算順序怎樣正確,解法如何完美,都將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3.強度太大導致排斥
計算題本來就枯燥且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天性愛玩又使得他們不能夠長時間認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幾十個,學生做得天昏地暗,錯誤頻出,也體現不出學生計算水平高低,做到后來草草完成。而學生做得少,認真做正確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每次計算時8~10題就足夠了,如果用“拔苗助長”式的訓練錯誤多,學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會產生排斥,計算錯誤也就多了。
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的計算錯誤,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注意找出錯誤的根本和關鍵,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后再針對錯誤性質、原因和范圍,對癥下藥。
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1.強化口算基本訓練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是計算教學的開始階段,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過每天的訓練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
一方面,我教育學生應認真、仔細做每一道題;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點,在實踐中,我觀察過多次學生口算本上的錯誤,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在做口算時,如果時間允許,在第二遍口算驗算時,從后往前算,這樣找出的錯題就多,正確率明顯提高。
2.注重課堂中的計算教學方法多樣化
學生計算的正確方法與興趣,一般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滲透和培養。類型練習的多樣化,比那些形式單一、反復機械的單純計算練習效果顯著得多,使學生們學而不厭、做而不煩。這樣的練習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體驗了生活的樂趣。
計算練習方式也需要多樣化,我在課堂中有時開展心算比賽,有時開展筆算比賽,有時用卡片口算,有時聽題口算,有時游戲計算,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和練習效率。
3.在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上多下工夫
如,我們班有一名同學計算3加0.2時計算成了0.5,究其原因,是把末尾對齊了,這就是不理解算理造成的。計算整數加減法時,把末尾對齊,其實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法也要把相同數位對齊,但不同的小數,末尾的數位不一定相同。
要正確計算,有時還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計算法則進行記憶。在教學法則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將某些法則編成順口溜、兒歌,這樣記憶就更深刻了,運用起來更方便。
如,乘法分配率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這樣來記就非常容易記住:把a看作爸爸,b看作媽媽,c看作我,加號看作“和”字,乘號看作“愛”字,那么乘法分配律就可以表述成:爸爸和媽媽愛我=爸爸愛我和媽媽愛我。這樣學生感到很新穎,又記得牢。
4.重視學生有意注意的培養
在計算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中途不東張西望,力爭算一題,對一題。在“抄錯”這個問題上,我曾經請教過一位教授低年級課程的老前輩,就低年級抄錯問題上談談怎樣預防。她毫無保留地談了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說在平時做題時邊輕聲讀邊寫。要讀出來,當然就得認真看清楚數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數字經過大腦分析后說出,就錯不了。如果他能讀出來后再寫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錯數字。
5.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堅持驗算的好習慣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要求學生審題時做到初讀、復讀和重讀,學會仔細分析題目,劃出重點的詞句,并學會從整體上把握題意,避免被題目的某些局部特征干擾審題的整體性,給學生留足認真審題的時間。
驗算是計算的程序之一,是培養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一環。要讓學生養成驗算的好習慣,教師首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平時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范、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如,學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進行必要的驗算;在豎式計算中,我要求學生邊計算邊驗算,而且盡量用逆運算來檢驗,這樣做既可以有效預防學生的厭煩情緒,又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性。另外,在要求學生驗算的同時,我還在課堂教學中強調驗算的重要作用,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驗算重要的意識,并教給學生多種驗算方法。如,估算、筆算、利用計算器等計算器具驗算,讓學生學會選擇便捷的驗算方法。有時還采用讓同桌之間互相驗算,增強他們的興趣,把驗算的習慣培養落到實處。
計算錯誤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因此我們應培養學生在作業后必須自我檢查、驗算的好習慣,教師應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臨洮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