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小學課程的改革,學生這一群體的主體地位日益重要。初中英語教學的單調、重復模式,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由于新課程標準改革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考查的進一步深入,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屢減不增。如何在英語課堂中發現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便成了不可小覷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習興趣;主體性
當代英語教育,大多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這一主體對于學習英語的主觀要求。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與發展,學生自身主體性的發展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與認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與教師進行交流的合作者。教師應以與學生互動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來授課,這是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就“如何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談談自己的策略與方法。
一、加強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性思維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不能抱守“教師教,學生學”的原則,初中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研究以及如何創造,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思維及語言能力。對于單詞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以及艾濱浩斯遺忘曲線來建議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比如英語單詞impossible,學生不應該去死記硬背。可以先將單詞進行分解,學生了解possible的前綴是“不”的意思。那么繼續推敲其詞性,比較可知是形容詞,然后理解性記憶,讓學生獨立思考,發掘知識的因果關系,得出結論。
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相長
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教育的主體,初中英語教學應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無論是黑板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發表演英語對話的形式來完成學習內容。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質疑、辯論和發表不同意見。比如,在初中英語語法知識的講解過程中,對于時態、語態的問題,教師先鼓勵學生發言并讓學生造句。如,對現在進行時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目前所進行的上課活動,諸如,“we are taking the English class.”“The English teacher is speaking.”等,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也可以以小組討論對話形式使英語課堂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地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初中英語學習問題,學校和教師都應以學生為主體,適當調整并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使他們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陳秀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初中英語教學方法[J]. 吾喜雜志,2010(01).
(作者單位 南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