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教學是形體的教學,也擔負著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人生理想的重大使命。在幾何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好基本的知識,又讓學生在幾何的學習中體悟幾何知識所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思想、心靈在課堂的學習中閃出更多的光芒,是幾何課堂應有的價值追求,也是幾何教師應有的教育境界。
幾何教學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記得三年前我在教七年級的學生學習直線、線段和射線的定義后,讓學生分別畫出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然后去比較和區別它們,突然間想到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如果將這三種線比作你們的人生,你會選擇那一種線呢?也許是線段的直觀性和定義所具有的特征吧,當時很多學生都說他們的人生會選擇做一條線段,理由是希望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好像線段一樣有開始也有結束,做事情有頭有尾。由于當時課時所限,沒有用更多的時間去提問其他的學生,繼續展開討論這個問題,而課后我感受頗深,覺得在幾何知識中還隱藏著很多豐富的人生哲理,但這些人生哲理卻往往由于教師的疏忽和遲鈍,在課堂教學中那精彩的時刻卻偷偷地漏走了,現在回想起來是多么的可惜!
時隔三年,又一次在七年級的幾何教學中向學生們提同樣的問題。這次上課前我就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讓學生先預習、討論并收集有關資料,課堂上先讓學生畫出這三種線再去比較和區別,并積極引導學生去體會在知識中隱藏的豐富的人生哲理。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感到這個問題很新奇、很有趣,展開了積極的討論,學生自由地去發表自己的選擇和見解,很多同學還提出了自己的多種獨特的見解。
首先選擇最多的就是線段。 線段是直線上兩點和它們之間的部分,這兩點就是線段的兩個端點,從感觀上和心理上它給人的感覺是完整的。學生們選擇的理由與前三年學生的回答類同,都是希望他們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像線段一樣有始有終,有好的開頭和好的收尾。學生認為從人的出生為一個端點,生命的結束為另一個端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使自己的一生像線段一樣筆直地不走歪路。人的一生像線段一樣是有限長的,是可以量度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應該好好珍惜人生的美好時光,把握一分一秒,在有限的時間里讓自己演繹一個出色的、精彩的人生。這些精彩的回答充分展示了學生美好的心靈,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未來充滿希望。但也有學生認為人生像線段一樣會受到過多的頭和尾的限制和約束,反而會影響人的潛能的發揮。學生所表達的人生道理是從他們的需要出發,從身邊生活和知識入手而表達的,切身體會了知識中包含人生的一個方面,從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其次的選擇就是射線。射線就是直線上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這一點就是射線的唯一的端點,射線可以向一邊無限延伸。也許是學生們的思維受到剛才同學回答的啟發,思維更為活躍起來,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認為:射線的端點就是人生的起點,人就要從這個起點出發向著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永不后退。從人的生命的誕生,父母就給予了我們人生的起點,那只是一個開頭,人生的前程是無限長的,而剩下漫長的人生路程就只能靠自己去完成,像射線一樣永遠向前,去沖破每一個障礙而達到自己的目標。射線也是生命的長河,只有源頭而沒有止境。射線的端點也是學習的一個起點,人只有努力增長知識,這條射線才會無限延長。但學生中也有反對的觀點,認為人生像射線一樣,做事情就會有頭無尾、有始無終,達不到自己的目標,難成大器。這是學生從射線中感悟到的人生的美好境界。
最后是直線的選擇。一條拉緊的繩子就給我們直線的形象,它沒有端點,但可以向兩邊無限延伸。它的形象又給學生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對線段和射線的討論,學生感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體會深刻。學生認為直線是多面手,人生像直線就能變成一個多才多藝的能手,人生無約束,能讓人無限地發掘自己的潛能。直線也代表了各種無限的光明前途,它是沒有結束的,它讓人享受無窮無盡而又豐富多彩的生活。人生像直線能瞻前也能顧后,對過去的回顧就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發展。這是學生積極思考、不斷創新的精神。而反對的學生說,人做事情像直線那樣就會變得無頭無尾,放任自由,不會成功,一生無作為。學生從直線正、反兩方面對人生的體會是如此深刻,學習的收獲真是很大。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