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與學的模式在改變,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利用各種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和實踐,特別是作文的創新。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開發學生的潛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作文立意的創新
立意就是在動筆之前要確定文章的主題,它主要是表達作者在文中的思想觀點和宗旨。如果文章立意都一樣,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就使得作文沒有價值,更不要說創新了。要想訓練學生的立意創新,就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不要被其他同學或傳統立意的思維所左右,要善于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和新見解。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以下幾個方法來點撥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從而促進作文創新。在寫動物的隨筆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逆向思考。比如在目前經濟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大多數人還是具有世俗的觀點,普遍認為錢是萬能的,那些利用行賄來達到自己目的的人,存在的觀點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現在國家搞廉政建設,依法治國,推行政務公開,大力破除原有的陳腐論調,提出與之相對的創新立意觀點,指出錢并不是萬能的,從而使文章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運用逆向思維方法來促進作文的立意創新,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時可以轉變傳統的思想套路,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產生一些比較新穎獨特的觀點和見解。但是,在使用逆向思維法時,必須要注意符合一定的客觀規律和原則。
二、材料創新
學生在選擇作文材料時,大都是千篇一律的,相似程度和公式化程度也達到一定的高度。比如寫《我的媽媽》,每個學生都會寫我有一個美麗、善良、勤勞的好媽媽,她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一張櫻桃小嘴,高高的鼻梁,笑起來很漂亮。媽媽不僅長得漂亮,心靈也很美。媽媽很勤勞,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由媽媽負責,媽媽下班之后不僅要忙家務,還要督促我的學習。雖然很辛苦,但媽媽從來不喊累。以上例子充分說明了學生在選擇材料時的刻板,不注重材料的創新,也不結合實際生活,寫作的態度存在一定的問題,思維比較陳舊,從而導致選擇材料的守舊。當前,多樣化的現實生活也使得作文材料變得多樣化,那么就要指導學生學會創新寫作素材,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找到所要表現的內容,比如讓學生將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講出來,讓學生觀察第一場秋雨,螞蟻搬家的過程,公園一景,捕捉它給自然界帶來的細微變化,不僅內容充實,中心鮮明,而且還能達到喜聞樂見的效果。
二要多積累報刊、書籍、網絡、電視以及其他媒體相關素材,比如可以運用民謠、諺語、笑話、聽相聲、快板、評書等內容,即興寫作,使得作文別具風格。
三在前兩者基礎上演繹一個新材料,即虛擬材料,比如可以將生活中沒有,在電視或者是通過基他途徑看到的拷貝在作文中,將生活與想象力結合起來,塑造一個新材料,從而實現作文質的飛躍。
三、語言創新
豐富的詞匯會使文章的語言有變化,會給作文增色、深化不少。但是學生在進行文章寫作時,不善于語言變化,給人的感覺是通篇文章都是一些廢話,沒有實際的用意,文章變得十分平庸、千篇一律。學生作文的語言缺乏生氣,沒有活力,造成這種現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總結與運用沒有和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導致書面語言的運用和千變萬化的生活實踐兩者之間嚴重脫節。這樣,語言的創新問題不能得到真正解決,文章病句會隨處可見。如果老師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和注意力,使他們善于積累,并把課堂上的語文知識和社會中的生活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學習,語言自然而然就會變得生動形象、精彩絕倫了。在《家鄉的山》一文中,有學生這樣寫道:我家鄉的山很多。家鄉的山真奇啊,一座座高山直入云霄,各不相連,云霧迷蒙。當然,這么多的山,形狀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像威武的蛟龍,有的像兇猛的老虎,還有的像沙漠之舟的駱駝……家鄉的山真秀啊,像綠色至極的翠竹,又像不夸耀自己的蒼天大樹,色彩明麗,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在這段話里,有對大山的神態描寫、細節描寫,還有非常精彩的語言描寫,在修辭手法上來看,有比喻、排比,語言非常的自然、生動。因此,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在作文寫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