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得了頸椎病,真讓人苦不堪言,手術治療太痛苦,戴上“頸托”太麻煩,吃藥打針見效慢,即使暫時好了,稍微一勞累又復發,如何是好?如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創造價值的同時,身體部件也在悄悄地加速著老化。有一種鍛煉方法簡單易行,在家都可以練習,不花錢,不痛苦,這就是“叩首法”,即俗話說的“磕頭”。
研究發現,跪拜磕頭動作有通經活絡、疏通軀干氣血的作用。“每日常叩首,活到九十九”,這句老話不止是告訴人們虔誠孝順可以長壽,也道出了堅持鍛煉可以強身健體的道理。每天睡前通過磕頭動作放松肢體,可以促進背部血液循環,舒展肩頸部緊張感,長期堅持還可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
叩首雖然看似簡單,但要防治頸椎病卻大有講究
首先,練習者要保持自然呼吸,將腰背伸直,跪坐端正,臀部放在兩腳跟上,雙手放在兩膝上,做一次深呼吸。
接著兩臂伸直上舉,吸氣,此后雙手直落至兩膝前方地面,順勢弓腰做磕頭狀,以額頭觸及地面;再呼氣,上身向前盡量伸出,用下頜輕點地面,兩肘著地,以肘部支撐上半身重量。再將臀部向上盡量抬起,大腿垂直于地面,保持自然呼吸。
接下來,伸直手臂將身體向上撐起,緩慢挺直腰,最后緩慢將臀部落回兩腳跟上(如果腰力不足,可以將落臀和直腰合為一步完成)。
如此完成三步為一個動作,一次鍛煉需要重復做30次,大約5分鐘。如果體力弱者,可以將每步停頓延長至2—3個自然呼吸,但不宜過長。
此法與普通的磕頭有一定的區別,這是為了更好地鍛煉頸椎而做的改變。需要指出,這個動作不但適合鍛煉頸椎,還可以同時鍛煉胸椎和腰椎。
從中醫經絡學角度解析叩首法
1.臀部落于腳跟上時,雙足跟正好點在足太陽膀胱經的承扶穴上,此穴有治療腰骶部疼痛的作用,同時足太陽膀胱經又循行于頭項背部,刺激該穴,還可幫助疏通此經絡,達到減緩項背疲勞的效果。
2.彎腰抬臀,使得足太陽經得以牽拉,達到放松從足跟至頸部的肌肉的效果,同時鍛煉了督脈。
3.下頜點地,這樣可使頭部后仰,符合了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達到鍛煉椎骨的效果。
4.重復活動后,血液循環加快,呼吸加深,有利于毒素的代謝。
需要指出的是,“叩首法”只是一種日常鍛煉方法,不能代替治療,只在頸椎病非急性期使用,也可作為日常緩解疲勞的放松方法。如果出現明顯的頭暈、惡心、疼痛癥狀,應立刻到醫院就診,接受正規治療,切不可盲目叩首,反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