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癥,最常見的可能就是舉家出動去尋找不回家的長輩。找不到家,其實只是老年癡呆的輕度患者。如果病情進展到中度、重度時,患者就會不認識自己的親人,不會吃飯穿衣,甚至不會走路,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一個家庭。
健忘是老年癡呆的最早癥狀
人到老年,身體各個系統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腦的老化像人一定要衰老一樣,是不可改變的客觀規律。腦老化癥狀中最常見的是健忘,主要表現為外界信息輸入后,印象不深,且保存時間縮短。情緒改變比較明顯,如抑郁感等,這與生活經歷有關。記憶力減退恐怕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一般從四五十歲左右就會開始。人老了,記憶力減退是最常見的機體障礙之一。
老年人經常忘記物品放在何處,難以記住客人的姓名、住地,往往需要借助于筆記。但是,一般是不會影響自己生活的。健忘的老人不僅能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還能照顧家人,對重大事件的認識能力基本上不減。健忘只是老年人生理變化的一種表現,而老年癡呆癥則屬于病理性的。老年癡呆患者,開始僅有動作古怪,常自言自語。隨著病情的進展,癡呆表現就會越來越嚴重。比如,說話時口語不清,條理顛倒,記憶顯著減退,前說后忘,有時連自己的姓名、年齡都說不清楚,外出時甚至忘記自己的住處而不能回家。病情后期,則完全呈現癡呆狀態,行動遲鈍,精神萎靡,終日不言語,或答非所問,語無倫次,大小便不能自理等,需要他人精心照料。健忘與癡呆是不完全相同,但互相之間有緊密聯系的。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5%的進行性記憶力損害的老年病人會轉化為癥狀明顯的老年癡呆。
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有效延緩改善
如果老年人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出現記憶下降、智能衰退、人格改變和定向障礙,而又沒有發現能導致這些異常的軀體或其他神經系統疾患,那么建議家屬攜帶老人到醫院進行相關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或相應的實驗室檢查,以免誤診。
針對老年性癡呆的治療,醫學上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盡量減輕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癥狀,延緩癡呆就是勝利,能改善癥狀當然更好。如果患者出現興奮躁動和攻擊行為,可給予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情緒抑郁者可用抗抑郁劑治療,如用藥物難以控制或有明顯自殺傾向者可在密切觀察下進行相關改良治療。
多陪陪老人家,適當引導活動
對于大多患者而言,在家屬的陪護下,實施正確的心理治療和精心調理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特別是在疾病的早期,病情尚未充分進展時。患者家人對患者是否關懷、是否配合治療,直接關系到治療的成敗。當然,要使已喪失的記憶、理解、抽象思維等能力完全恢復正常是不可能的,但經過適當的心理治療也可使患者的行為能維持在普通水平或社會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為改善或保持患者的記憶功能,可讓患者讀每天的報紙,看電視,聽收音機,按規定的時間核對鐘點等。在家屬的陪護下,可同意老人到附近熟悉的街上按列好的清單購買物品,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果病情許可,可讓患者適當參加社交活動和做一些手工勞動。如果患者存在定向障礙,可實施定向治療,例如在門上或墻上等地方貼上醒目的標志或給予諸如時間、位置等簡單的信號提示,以幫助患者正確定向。在治療中,家屬不能隨便改變患者已經熟悉了的生活環境。
勤學善思,防范從動腦開始
老年性癡呆治療和防范的關鍵是防止腦細胞損傷,保持信號傳導的通暢,以及提高對這些損傷的抵抗力。勤學善思就有助于防范老年癡呆。研究發現,即使患有腦病變,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的大腦認知功能要好得多。所以,老年人要想方設法保持思維活躍,善于聯想。可以多參加腦力勞動,如看書、下棋、繪畫、做智力游戲、跳舞、演奏樂器、上老年大學等。這些都對防范老年性癡呆有一定幫助,能顯著降低老年人患老年性癡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