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高血壓的治療目前在世界上仍是一大難題,但只要能夠掌握正確的治療、護理原則和方法,高血壓的有效控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本期高血壓專題為您介紹一些日常簡單易行的治療原則與方法,并告訴您如何進行正確日常護理。
高血壓的治療原則
盡早治療 在生活中一旦發現自己出現高血壓的常見癥狀,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斷,當經常頭疼、眩暈、失眠、肢體麻木等癥狀出現時,應立即到醫院測量血壓。若是患上高血壓,應積極配合醫生及早治療,以免轉向惡性高血壓。
適度治療 治療高血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患者不能急于把血壓一下子降下來,因為如果在短時間內服用大量降壓藥,患者往往因不能適應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壓而感到不適,且有可能導致腦、心、腎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血管意外、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腎功能不全等疾病。
聯合用藥 高血壓患者不要單純依靠一種降壓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讓幾種藥物共同發揮作用,既可提高療效,又可減少每種藥物的副作用,使血壓下降較為平穩。
持久治療 治療高血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要做好終生控制血壓的心理準備,降壓治療一定要持之以恒。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的口服降壓藥。
不能驟然停藥 高血壓患者服用藥物治療高血壓一定要堅持長期用藥,不能在癥狀減輕或患者喪失治療信心時驟然停藥。一旦藥物停止,病情就極容易復發,甚至更加嚴重,且伴有其他并發癥出現,因此高血壓患者需保持規律持久的服藥習慣。
高血壓突發如何急救
病人突然心悸氣短,呈端坐呼吸狀態,口唇發紺,肢體活動失靈,伴咯粉紅泡沫樣痰時,要考慮有急性左心衰竭,應吩咐病人雙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備有氧氣袋,及時吸入氧氣,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血壓突然升高,伴有惡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尿頻,甚至視線模糊,即已出現高血壓腦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別緊張,臥床休息,并及時服用降壓藥,還可另服利尿劑、鎮靜劑等。
病人在勞累或興奮后,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區疼痛、胸悶,并延伸至頸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蒼白、出冷汗,此時應叫病人安靜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亞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氣。
高血壓病人發病時,會伴有腦血管意外,除頭痛、嘔吐外,甚至產生意識障礙或肢體癱瘓,此時要讓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以免意識障礙,或劇烈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氣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壓的中醫辨證施治
肝腎陰虛型 主證:頭暈目眩,頭痛耳鳴,煩躁易怒,五心煩熱,盜汗、潮熱,口干喜涼飲,腰酸腿軟,便干尿赤,舌紅無苔,脈細無力。治療宜滋肝腎陰,杞菊地黃湯加龜板、夏枯草。
婦女更年期并發型 主證:頭暈目眩,五心煩熱,烘熱出汗等陰虛內熱現象,又有汗后背部畏冷等陽虛證候,舌紅少苔或白苔,脈沉細。治宜調理陰陽,二仙湯加勾藤、煅龍牡、浮小麥。
肝氣郁結型 主證:頭暈目眩,心煩易怒,胸悶憋氣,胸脅脹痛,喜嘆息,善吸氣,舌紅苔微黃,脈弦澀。治宜疏肝解郁,丹梔逍遙散加佛手、珍珠母。
肝火上炎型 主證:頭暈目眩,頭痛耳鳴,面紅目赤,煩躁易怒,口苦畏熱,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有力。治宜清瀉肝火,龍膽瀉肝湯加減。
肝風內動型 主證:頭暈目眩,四肢麻木,手顫足晃,步履沉重,甚則口眼歪斜,舌強言騫,半身偏枯或牙關緊閉,鼻鼾昏睡,人事不醒,舌紅苔白或黃,脈弦或沉細。治宜平肝息風,天麻鉤藤飲合牽正散化栽。
脾虛痰盛型 主證:眩暈體胖,身倦乏力,頭重如裹,痰多,浮腫,便溏,舌胖嫩,苔白膩,脈滑。治宜健脾化痰,十味溫膽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高血壓的中醫專方治療
直接降壓方 生石決30克、羅布麻葉30克、豨薟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漢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參15克。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活血潛降湯 川牛膝20克、鉤藤30克、丹參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龍10克、川貝母6克、生地10克、山藥10克、澤瀉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葉適量。每日1劑,水煎服。
平調陰陽方 女貞子15~30克、旱蓮草15~30克、桑椹子15克、白芍15克、丹參15克、牛膝12克、地龍10克、鉤藤12克、茺蔚子12克、珍珠母30克、杜仲12克。每日1劑,水煎服。
平降湯 澤瀉60克、益母草30克、懷牛膝15克、鉤藤15克(后下)、夏枯草15克、桑寄生15克、生石決明30克(先煎)、明天麻10克、青木香10克。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20天為一療程,連服2個療程,中間停7天。
清腦降壓湯 珍珠母20克、石決明25克、何首烏50克、白菊花15克、鉤藤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涼肝通絡湯 丹皮20克、地龍30克、梔子12克、白芍24克、石決明24克、牛膝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食療降壓方
胡蘿卜粥 用鮮胡蘿卜12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芹菜粥 芹菜9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大蒜粥 大蒜30克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再取粳米100克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會兒食用。
荷葉粥 用鮮荷葉一張煎湯代水,同粳米100克煮粥經常食用。
紫靈芝粥 將紫靈芝切成碎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2小時,取湯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
醋拌蛋黃 煮熟雞蛋,蛋清吃了,將蛋黃放入碗里,研碎,加適量醋,攪勻,吃下去,長期服用。
艾灸治高血壓有奇效
艾灸穴位:涌泉穴。
穴位位置:約當足底前中1/3的交點。當第2、3跖趾關節稍后處。該穴溫灸有回陽救逆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溫灸涌泉穴,對溫通血脈,促進血運有很大幫助。
治療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腳后平臥,艾灸條每次1支,截成兩段,由他人點燃對準穴位,左右兩穴灸完為止每日1次,勿燙傷。7天為1療程,休息2天后,再進行第二療程,可連灸3~5個療程。
作用原理:涌泉穴位于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熱下行,調和陰陽,使血壓趨于正常。
高血壓患者日常護理要點
飲食要清淡 高血壓病人不宜吃得過咸,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別是動物脂肪和內臟,以防止發胖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對于老年人,在烹調方面不宜采用油炸方式。
心情要舒暢 俗話講,“笑一笑,老變少”。實踐證明,心情開朗、樂觀的人較長壽。應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培養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相反,如果你終日處于興奮、緊張或憂傷之中,對雞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懷,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壓繼續上升,誘發高血壓危象、腦血管破裂等嚴重并發癥。
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調整身體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進心血管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血管緊張度,使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及血液粘稠度下降。這些對預防冠心病及高血壓病都十分有利。
經常測血壓 家庭最好自備血壓計,每天最好早晚各量一次血壓,以便根據血壓適當調整藥物劑量,保持血壓相對穩定。
編后:目前來說,高血壓徹底治愈仍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只要患者能夠注意日常生活上的治療和護理原則和方法,就可以控制疾病的不良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血壓其實并不可怕!另外,高血壓也是一種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本刊下一期將為您介紹高血壓的日常飲食原則與預防,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