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臟器功能逐漸減退,抗熱能力差,適應性不強,在夏日高溫氣候下應注意三件事:
【防躁戒怒、清心安神】盛夏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燥熱易使老年人情緒不穩,加之氣壓低,使心肌、大腦組織缺氧,易引起心臟和大腦血管反射性痙攣,誘發心肌梗塞和缺血性中風。老年人此時要根據“熱者寒之,燥者清之”的理論,調養心神,調攝情志,從思想上平靜下來,達到“心靜自然涼”的目的。
【防暑避濕防大汗】夏季氣溫高,老年人外出要注意遮陽,防止出汗過多,以免造成體內組織液和血液減少,血液濃度增高,誘發血栓。還應備一些清熱解暑藥,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并須常飲綠豆湯、酸辣梅湯、菊花茶等。此外,老年人消夏時,不宜長時間坐臥于露天、屋檐下、走廊等陰涼處,更不宜貪涼飲冷,否則易出現中醫的“陰暑證”,引起頭暈頭痛、腹痛腹瀉、關節酸痛等癥。
【飲食以清淡為主】老年人夏季應以清淡質軟、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食品為主,要做到飲食有規律,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適當多吃些新鮮瓜果、蔬菜及魚、蝦、瘦肉、豆制品等,還可經常吃些藕粉、蓮子粥、苡仁粥、荷葉粥等,少吃油條、烤餅、肥肉等厚味之物,以防生痰、生熱、生濕。還要戒煙禁酒。尤其須忌過食生冷食物,如冷飲、涼粉、冷菜等,以免損傷脾胃,誘發疾病。此外,夏季食物易于腐敗變質,故必須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嚴防“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