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梨—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選,它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最適宜于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緩解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等癥較為適宜。注意事項:梨性寒冷,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后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2.獼猴桃—緩解便秘:早晨吃獼猴桃治便秘,秋冬季是便秘的多發季節。中醫認為,這個時節干燥的氣候容易在人體內誘發燥邪,耗傷人體津液,便秘就是這一現象的主要體現。臨床上總是建議得了便秘的人采取食療的方法,不僅效果好,而且沒有副作用。多吃水果就是食療中最有效的一種。注意事項:不能空腹吃,飯前飯后1-3個小時吃都比較合適。
3.甘蔗—治療咳嗽氣喘:甘蔗是含水分很高的水果,它的水分含量占甘蔗的84%,在干燥的冬天補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甘蔗的含鐵量在眾多水果中可是名列前茅的。它擁有滋補清熱的作用,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治療低血糖,小便不利,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引發的咳嗽氣喘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注意事項:由于甘蔗性寒,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4.橙子—生津止渴、健脾溫胃:橙子含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鉀、胡蘿卜素、檸檬酸等,具有生津止渴、行氣化痰,健脾溫胃,解油膩、消積食,清腸通便,醒酒等作用,多吃可預防膽囊疾病,增強毛細血管韌性,降低血中膽固醇,并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能力。注意事項:橙子性涼,飯前或空腹時不宜食用,否則對胃不利。
5.柿子—養肺胃、清燥火: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和鞣酸,有養肺胃、清燥火,降壓止血、預防心血管病,清熱滑腸、潤肺生津等功效。注意事項:柿子和螃蟹同屬寒性食物,因而不宜同吃;空腹吃柿子易患胃柿石癥,宜在飯后吃.。
6.蘋果—潤肺健脾、養心益氣: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具有生津止渴、潤肺健脾、養心益氣等功效,能促進胃腸蠕動,調理腸胃,治便秘助消化,并能保持血糖的穩定,起到降低膽固醇、預防膽結石的功效。注意事項:不要在飯前吃水果,以免影響正常的進食及消化;蘋果攝入過多,不利于心、腎保健。
7.香蕉—清熱解毒、助消化、滋補:香蕉香糯可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食物纖維和鉀、鎂、鈉等礦物質,能有效維護皮膚、毛發的健康,可以預防中風和高血壓。同時,有鎮定安眠,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助消化和滋補的作用,對減肥也相當有效。注意事項:香蕉性寒,過量食用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并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
8.山楂—活血化瘀、開胃消食:山楂中有機酸和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能開胃消食,特別對消肉食積滯作用更好,同時能活血化瘀,治療痛經、月經不調,并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強心和預防心絞痛的作用。注意事項:山楂不宜空腹食用;山楂中的酸性物質對牙齒具有一定的腐蝕性,食用后要注意及時漱口、刷牙。
9.橘子—預防心血管疾病:橘子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有減少吸收膽固醇、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經常吃橘子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有益處,并可預防老年中風。注意事項:橘子性溫,吃橘子過多會出現“上火”,誘發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
10.石榴—生津化食、降壓止瀉:石榴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氨基酸和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與各種維生素。石榴性溫澀,有生津化食,健脾益胃,降壓止瀉,驅除腸道寄生蟲等保健療效作用。石榴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石榴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可延緩衰老、預防心臟病及減緩癌變進程。注意事項: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者、實熱積滯者不宜實用。 (文/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