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吃吃喝喝肯定是各種聚會最大主題,連軸轉的“腸胃運動會”雖可滿足口腹之欲,但也可能給高尿酸血癥人群帶來直接反應——痛風急性發作。上海第四軍醫大科專家告誡,春節假期酒宴過多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痛風是個什么樣的病
痛風多發于人體最低部位的關節,發作時劇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疼痛消失很快,像“風”一樣痛1—7天就吹過去了,所以叫“痛風”。
專家表示,痛風是由于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癥。
痛風的常見誘因有:精神緊張、過度疲勞,進食高嘌呤飲食、關節損傷、手術、感染等。起病急驟,多數患者在半夜突感關節劇痛而驚醒,伴以發熱等全身癥狀。早期表現為單關節炎,以第一跖趾及足拇趾關節為多見,其次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它關節。若病情反復發作,則可發展為多關節炎,受累關節紅、腫、熱、痛及活動受限,大關節受累時常有滲液。伴有發熱,體溫可達38~39℃,有時出現寒戰、倦怠、厭食、頭痛等癥狀。一般歷時1~2周癥狀緩解。關節炎消退,活動完全恢復,局部皮膚由紅腫轉為棕紅色而逐漸完全消去。有時可出現脫屑和瘙癢 ,為本病特有的癥狀。間歇期可數月或數年,有的患者終身僅發生1次,但多數患者在1年內復發,每年發作1次或數次。
春節如何預防痛風
根據往年春節期間痛風患者的病例統計,痛風病往往首發或復發于酒宴之后,常在半夜里1-2點鐘,突然發生,急劇加重,常常在腳的拇趾和手拇指關節,劇烈疼痛、紅腫發熱,也可累及其他關節如踝關節,并可反復發作。
有的人在關節、耳廓等處發生大小不一的結節(叫痛風石),并可破潰流出白色粉粒;有的人尿中出現蛋白、紅血球(甚至肉眼可見的血尿)、小砂石。
春節期間,要預防痛風的發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勞逸結合,適當地參加體育活動,不要過分的靜臥、靜坐。
二、飲食要均衡,不可暴飲和貪食,特別是對富含嘌呤的海鮮、動物內臟、啤酒、肉湯等,要控制進食量。
三、進補要合理,對那些含高核酸的保健品也不可多食,因為核酸的最后分解產物是尿酸。
四、多飲水,每日2000-3000毫升,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在多飲水的同時可服些碳酸飲料,增加尿酸的排出。 (平遠)
·一杯白水·
心臟病:睡前一杯救命水
如果你心臟不好,可以養成睡前一杯水的習慣,這樣可以預防容易發生在凌晨的,像心絞痛、心肌梗塞這樣的疾病。心肌梗塞等疾病是由于血液的黏稠度高而引起的。當人熟睡時,由于出汗,身體內的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的黏稠度會變得很高。但是,如果在睡前喝上一杯水的話,可以減低血液的黏稠度,減少心臟病突發的危險。因此睡前的一杯水,可是一杯救命水呀。 (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