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咱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在這合家歡聚的日子里,與家人共享美食、大吃一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魚大肉、開懷暢飲、胡吃海喝幾天下來,沉甸甸的一肚子東西,腸胃很不舒服。專家指出,春節過后,有些人的腸胃需要“清洗”一下了。
大魚大肉腸胃受罪
春節長假期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少不了吃吃喝喝,今天你請,明天他請,幾天下來,真是叫人吃不消,不少人感覺到胃口不好了,什么也不想吃,有時還鬧肚疼、腹瀉,到醫院一查才發現是大魚大肉惹的禍。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大魚大肉并不等于營養,往往適得其反。天天大魚大肉的飲食,會造成食欲不振。同時,大魚大肉的食物富含高蛋白、高脂肪,常吃會影響人體的胃腸消化,導致腹脹腹瀉。如果一次性吃得太多,還易發生急性胰腺炎。另外,長期這樣的飲食會使人體長期處于酸性環境中,人就會產生疲倦感。因此,專家提醒,春節后要讓自己的腸胃好好休息一下,養養胃、清清腸。
清淡飲食養護腸胃
要想使自己的腸胃得到休息,首先要從改變春節期間的飲食習慣開始。春節過后,主食要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同時早晚可喝點清淡爽口、易消化的牛奶、豆漿、綠豆粥等食物。
需要指出的是,飲食清淡并不等同于素食,完全素食會導致蛋白質和脂肪欠缺,影響身體健康,引發各種疾病。所謂飲食清淡,就是指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的“五低”飲食。營養專家認為日食肉類食品不能超過300克。成人每日食鹽應低于6克,兒童則減至成人的1/3以下。
水果蔬菜平衡消化
除了清淡飲食外,節后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養生保健。蔬菜是人們日常膳食中經常食用的一大類食物,是人體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因為具有加速膽固醇降解為膽酸的作用,阻礙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也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另外由于膳食纖維不能消化吸收,可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縮短有害物質在腸內停留時間。
水果可為人體提供水分、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維生素中尤以維生素C最為豐富、普遍,其次為β—胡蘿卜素。水果還具有開胃、促進消化、促進多種礦物質的吸收,抗菌、抗炎、消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多方面生理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0年就建議,一個人一天要吃至少五份水果和蔬菜。
多喝白開水清潔腸道
過節期間,過多的油膩食物會使腸胃承受比平時多幾倍的負擔,因此節后適當的“清洗”腸胃就很有必要。早起最好先喝上一杯淡鹽水,對減低血管中血黏度有很多好處。不論什么年齡段的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習慣。另外,日常中多喝水也有很多好處。多喝水可以加快胃腸道蠕動,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脂肪和酒精對肝臟的危害。
在水的選擇上,最好選擇白開水,如果嫌開水沒有味道,那么喝淡茶水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最好不要再飲酒,不喝咖啡、濃茶、碳酸飲品。 (谷紅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