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萬歷年間,杭州有位叫楊純父的人,家里的小孩莫名其妙地得了病,身上寒熱不已。他把方圓百里的醫生請遍了,都說是外感傷寒,開了一些解表的藥物,小孩連著服用幾付后,病情依然毫無起色,眼看著孩子痛苦不堪,楊純父急得焦頭爛額。親戚聽聞后,就向他推薦了一個人,但此人正在蘇州游歷,楊純父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蘇州,午夜時分,宅門外突然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然后是馬的嘶鳴。所有昏昏欲睡的人立刻瞪大了眼睛,只見,一個人隨著仆人昂首而來,此人生得是身材魁梧,電目戟髯,他一邊走,一邊大聲地問:“病人在哪里?病人在哪里?”只這一嗓子,直震得各個屋子里的鍋碗瓢盆嗡嗡直響,連墻上的土都直往下掉。楊純父忙迎上去,打著招呼:“先生請進,走了多久到的啊?”來人毫不在意地回答:“一日夜!快,帶我見病人!”進了屋后,只見他屏息片刻,然后開始給小孩診脈。診斷后,對一屋子凝視自己的人說:“這不是外感傷寒,這是體內受了傷啊!”聽到這個結果,大家不禁大吃一驚。
楊純父感到更加奇怪了:這么小的一個孩子,會受什么內傷啊?難道,這個家里,出現了心懷叵測之人?想到這,楊純父不禁大怒,瞪起眼睛,問奶媽和仆人們:“怎么回事,孩子受過傷嗎?”大家一口咬定:“沒有啊!”
這的確是個疑案,小孩子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大家轉過頭來,全都看著這位來者,但來者還是一口斷定,孩子肯定受過傷。
恰巧,就在這時,楊純父家背柴火的仆人正好從外面進來,聽說此事,突然想起了什么:“我曾經看到過這個孩子爬院子里的竹子,竹子梢斷了,他從上面跌坐到地上,難道是這樣受的傷嗎?”
來者忙讓他指出爬竹子的地方,衡量高度后,便肯定地說:“就是這樣受的傷,這么高掉下來,屁股著地,一定是受了內傷。”于是,他開了一些活血導滯的藥物,兩付藥后,小孩就活蹦亂跳了。
楊純父頓時驚喜地連連稱贊:“神醫啊,果然是神醫!”當他準備答謝這位神醫時,卻怎么也找不到人了,原來,這位醫生已經躲在客房里,鼾聲大作,睡去多時了。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明代著名醫學家繆希雍。繆希雍在山東游歷時,也曾遇到一件奇事。有位婦女在生完孩子六天后,突然發狂,沖到廚房提起菜刀見人就砍,哭著喊著要殺人,這一瘋狂舉動嚇得家人四處躲藏,無奈之下,找了一幫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給制服。家人趕緊請來郎中診治無果,又找來道士驅邪依然不見好轉,就在大家束手無策、焦頭爛額之時,繆希雍聽聞主動來到了這戶人家,診斷后,他一臉從容地說道:“這是生孩子的時候流血過多,陰血受傷,肝虛火炎所致!”家人忙問:“這如何是好,能不能夠醫治啊?”繆希雍告訴大家:“可以醫治,只是我的方法會比較特殊一些!”家人急了:“不管用什么辦法,只要能夠治好她的病,我們都愿一試!”繆希雍將方法說了出來,要趕緊先給她喝一碗新鮮的童便,家人聽完立刻照做,果然,婦女喝了之后,情緒穩定了許多。這時繆希雍開了一個方子:龍齒、澤蘭、生地、當歸、牛膝、茯神、遠志、酸棗仁,藥量很大,并囑咐家人熬好后,再加入童便一碗。就這樣,婦女按照藥方連續喝了兩天后,身體就徹底康復了。
繆希雍雖然外表豪放,但診病時巨細無遺,像以上兩種醫案,能從眾多假象中找出癥結所在,可見繆希雍醫術之高明。
·名醫百科·
繆希雍,明朝醫學家,字仲淳,號慕臺,江蘇常熟人,寓居浙江長興,后遷居江蘇金壇,享年八十余歲。17歲患瘧疾,自閱醫書,遍檢方書而自己治療,遂至痊愈。自此立志從醫,搜求醫方,苦心研究藥道,博涉各種醫書,尤精本草之學。生平好游,在周游之時,到處行醫,尋師訪友,采藥搜方。由于其真誠求教,故于民間經驗收集很多,豐富了自己的學識。繆希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行醫以“生死人,攘臂自決,不索謝”。著有《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醫學傳心》、《神農本草經疏》、《本草單方》等書。時人搜集其醫案,成《先醒齋廣筆記》行世。 (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