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杰弗遜說:“一次行動足以顯示一個人的弱點和優點是什么,能夠及時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
有兩個和尚,一個很貧窮,一個很富有。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覺得怎么樣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認真地打量一番窮和尚,禁不住大笑起來。
窮和尚莫名其妙地問:“怎么了???”富和尚問:“我沒有聽錯吧!你也想去南海?可是,你憑借什么東西去南海???”
窮和尚說:“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备缓蜕写笮φf:“去南海來回好幾千里路,路上的艱難險阻多得很,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幾年前就作準備去南海的,等我準備充足了糧食、醫藥、用具,再買上一條大船,找幾個水手和保鏢,就可以去南海了。你就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怎么可能去南海呢?還是算了吧,別白日做夢了。”
窮和尚不再與富和尚爭執,第二天就只身踏上了去南海的路。他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盛上一瓶水,遇到有人家的地方就去化齋,一路上嘗盡了各種艱難困苦,他被餓暈、凍僵、摔倒很多次。但他一點兒也沒想到過放棄,始終向著南海前進。很快,一年過去了,窮和尚終于到達了夢想的圣地——南海。
兩年后,窮和尚從南海歸來,還是帶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窮和尚由于在南海學習了許多知識,回到寺廟后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和尚了。而那個富和尚還在為去南海做各種準備工作呢。
禪宗認為,人的思維決定他的行動,而他的行動又決定他能否得到佛果。其實,在生存處世中也是如此,一個人如果不善于采取行動,他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在現實生活中,至少存在兩種人:一是天天沉浸于幻想之中,看不到一點行動痕跡的人;二是善于把想法落實到計劃中,成為一個敢于行動的人。你是哪一類人?
但是,這個看似人人皆知的問題,在許多人身上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他們常常把失敗的原因歸罪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從自身找到失敗的病根子。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這些人常常是一名幻想大師,面對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時心動不已,總以為光憑自己的意愿就能實現人生理想,就能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拋開這些特定的人不講,實際上在我們身邊,那些天天抱頭空想自己未來的人,之所以沒有人生的進展,就在于他們都是“心動專家”,而不是“行動大師”。
“心想事成”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是很多人只把想法停留在空想的世界中,而不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因此常常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想得多干得少,這種人只比那些純粹的“心動專家”要強一些,要好一些,但通常他們很難取得成功。
有句話說得好 “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因為行動是一個敢于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志,是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的證明。光心想、光會說,都是虛的,不能看到一點兒實際的東西。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杰弗遜說:“一次行動足以顯示一個人的弱點和優點是什么,能夠及時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焙翢o疑問,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動和巧妙行動的大師。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就要懂得心動不如行動。因為,心動只能讓你終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而行動才能讓你最終走向成功。所以,做人一定不要僅是心動而要采取果斷的行動。 (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