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南
科主任是醫院工作中最基層的管理者,是醫院實現目標、發揮功能、完成任務的關鍵人物。科主任的綜合素質決定著一個科室的興衰,影響著醫院的建設與發展。科主任身處臨床一線,是科室開展各項工作的主角。因此,在創建“無紅包醫院”的活動中必須發揮好科主任的作用。
1.1 從科主任所處的地位看 科主任是創建“無紅包醫院”的主力 科主任處于科室行政業務工作的中心地位,及時發現和處理員工在工作中產生的各類問題、理順員工的情緒、融洽醫患關系是科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帶領員工完成所擔負的任務。相反,如果科主任只是單純地抓業務、抓經濟指標,而不注意抓醫德、抓醫風,不去理會“紅包”問題,員工的作風就會渙散、醫德就會“滑坡”,就會嚴重損害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形象,對科室工作和醫院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1.2 從科主任的職責來看 科主任是創建“無紅包醫院”的主體 臨床、醫技科室的中心工作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業務工作,而好的醫療業務工作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來實現的。科主任作為科室的學科帶頭人和科室管理者,是科室完成各項任務的組織者,既要統一組織實施本科室的醫療業務及行政管理工作,還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和醫德醫風管理。創建“無紅包醫院”是醫德醫風建設的一部分,同樣要科主任來組織實施。
1.3 從科主任的工作性質和方法來看 科主任是創建“無紅包醫院”的主角 科主任的工作從管理的角度講是領導工作,是運用自身的影響力來組織與控制科室的一切管理要素有效運轉的社會行為。其影響力既來自于科主任自身職位所特有的權力強制力,又來自于科主任的職業品行、人格魅力、社會名望、專業水平等因素所形成的非權力性影響。非權力性影響是通過職工的信服、認同、效仿等一系列心理過程來發生作用的,而這一影響過程是醫務人員拒收“紅包”,創建“無紅包醫院”的一種常見形式。由此可見,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言傳身教既是創建“無紅包醫院”對科主任的基本要求,也是科主任的基本工作方法。
2.1 激勵作用 創建“無紅包醫院”是醫院管理和醫院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形成強大的心理感應力和濃厚的精神氣氛,為醫院營造奮發向上的精神氛圍,以一種弘揚正氣的感召力匡正醫院的行為。在這一工作中科主任能引導員工的職業情緒、激發員工踐行高尚行為的熱情、增強員工廉潔從醫的意識、調動員工盡職盡責的積極性,讓科室行為符合醫德規范、體現高尚精神,使醫務人員都能自覺恪守職業道德,維護患者利益。
2.2 教育作用 科主任是醫院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人之一,創建“無紅包醫院”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創建“無紅包醫院”的過程中科主任有責任抓好本科室的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員工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科主任要把抓好經常性的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創建“無紅包醫院”的重要手段,讓全體員工能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在面對“紅包”問題時有自我調節、自我揚棄的能力,為實現“無紅包醫院”的創建目標奠定思想基礎。
2.3 協調作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患者的醫療需求呈現出多層次性,但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著人們的道德狀況滯后于社會發展的現象,醫患雙方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仍處在相對混亂、較為復雜的狀態中,這使得患者和醫方在各自利益的獲取上存在較大的認知差距,面對“紅包”現象的態度也各有不同。這就要求科主任要以正確的價值標準調節科室工作中的各種利益沖突,融洽醫患之間的道德關系,使醫者與患者的利益趨于協調,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2.4 引導作用 上級的意圖和決策要靠下屬去貫徹,科室的各項工作最終也是靠全體員工去完成。科主任是科室的領頭人,這就要求科主任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言行一致,通過發揮“火車頭”的牽引作用,帶動好員工、組織好員工,工作中不能自顧自單干,不能成為“空頭司令”、“光桿領導”。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和思想狀況,對員工進行思想引導,使員工的價值觀念與醫德規范相一致,為創建“無紅包醫院”筑牢道德防線。
2.5 評價作用 拒收“紅包”是員工良好醫德品質的具體體現,及時而準確的道德評價對于鼓勵和維持員工的高尚行為有重要的督導作用,只有讓醫務人員在工作中分清自身行為的美與丑,才能逐漸形成其醫德標準及行為的動力定型,從而,推動“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3.1 提高對創建“無紅包醫院”重要性的認識 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 提高認識、端正態度是科主任抓好 “無紅包醫院” 創建工作的首要條件。因此,科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要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充分認識創建“無紅包醫院”的重要性,從講政治的高度看待“無紅包醫院”的創建工作,認清開展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提高創建“無紅包醫院”的自覺性,切實抓好創建“無紅包醫院”的組織工作,并把這項工作納入科室的日常管理,長期抓、反復抓。
3.2 提高科主任自身的道德修養 強化自律意識 道德行為是人格的外在表現,事實告訴我們,科主任的自律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本科室“無紅包醫院”的創建活動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提高科主任這一特殊群體的職業道德水平,對促進其所在科室的“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帶動醫務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大力加強科主任隊伍的道德建設,并把它作為創建“無紅包醫院”的工作重點,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強化科主任的行為養成,使科主任真正成為醫院行風建設的示范群體。
3.3 建立科學的院科兩級考評體系 強化對科主任的責任評估 首先,要建立完善“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的評價體系,從組織領導、目標管理、優質服務、患者評價、公眾監督、獎懲激勵等方面系統構建“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的工作機制;其次,要通過監督、考評調整科主任的管理行為,讓科主任在發現問題——評價糾正——建立制度——組織協調的工作回路中發揮核心作用,使“無紅包醫院”的創建活動常態化、標準化。再次,要使各個評估主體相互制約、功能互補。將醫院自身的內部評估與上級主管部門的評估、媒體的評估、專業機構的評估、公眾的評估、患者的評估相結合,特別要重視評估中病人及家屬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創建“無紅包醫院”的活動中科主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抓好這項工作,就必須提高科主任的認識,增強科主任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從強化科主任的自律意識入手,以科主任的自覺行動引領員工,讓拒收“紅包”為榮、收受“紅包”為恥的榮辱觀深入人心,真正杜絕“紅包”現象。用“無紅包醫院”的品牌效應來吸引患者,樹立形象,進而增強醫院的凝聚力和競爭力,使醫院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