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皛磊,張運劍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是指深吸氣至肺總量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氣量。FVC是最常用的肺功能指標,也是常用的計算1秒率的指標,但是精確確定其測量終點對受檢者、技術員和機器都有很高的要求。測定FVC常要求受檢者用很大力量呼氣,并延長呼氣時間(偶爾需長達20 s),以達到肺容積-時間曲線平臺期,這對于老年人或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通常很難做到[1]。與FVC相比,6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six second,FEV6)檢測引起的不適感較少,且具有更好的重復性和安全性,更適合社區體檢。本研究旨在探索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與FEV6比值(FEV1/ FEV6)能否替代FEV1/FVC用于社區體檢以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1.1一般資料2012年3—11月對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社區年齡在40~75歲的居民進行抽樣調查,受檢者共114例,其中男 48例,女66例;平均年齡(59.6±8.9)歲。
1.2方法采用美國Sensor Medics Vmax Encore 229肺功能測試系統檢測所有受檢者的FEV1、FEV6和FVC,并分別計算FEV1/FEV6和FEV1/FVC,用以判斷受檢者有無氣道阻塞及阻塞程度。
先將呼吸口含嘴與儀器連接,受試者取坐位輕咬口含嘴,用口唇將口含嘴包嚴,不能漏氣,同時用鼻夾夾住鼻子,聽從操作者指令完成肺功能檢查。要求受檢者呼氣時間至少6 s,在測試中無顯著咳嗽或其他干擾,并至少做出3次合乎要求的測試。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FEV6與FVC、FEV1/FVC與FEV1/FEV6之間的關系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FEV6、FVC、FEV1/FVC及FEV6/FVC測定結果114例受檢者FEV6、FVC分別為(3.1±0.8)L、(3.0±0.8)L,FEV1/FVC、FEV6/FVC分別為(75.3±7.0)%和(76.1±6.6)%。
2.2相關性FEV6與FVC呈正相關(r=0.999,P<0.0001,見圖1),FEV1/FEV6與FEV1/FVC呈正相關(r=0.994,P<0.0001,見圖2)。

圖1 FEV6與FVC關系的散點圖

圖2 FEV1/FEV6與FEV1/FVC關系的散點圖
Figure2Relation between FEV1/FEV6and FEV1/FVC
肺通氣功能測定是最基本的臨床肺功能測定項目,是診斷和隨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判斷有無氣流受限的有效方法。肺通氣功能測定的主要指標包括FVC、FEV1和FEV1/FVC等。FVC也稱為用力呼氣容積,是指深吸氣至肺總量位置,做最大力量、最快速度的呼氣至殘氣位所呼出的氣量。單位時間(s)內所呼出的氣量稱為時間肺活量,其中呼氣至1 s時所呼出的氣量稱FEV1。呼氣至6 s時所呼出的氣量為FEV6[2]。迄今為止,FEV1/FVC<70%仍被認為是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金標準[3]。
FVC的測定需要受檢者必須真正做到吸氣到肺總量后,以最大的努力快速呼氣直至殘氣位,這一過程需時較長,實踐證明有時候受檢者真正做到規范操作非常困難。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在社區體檢中,老年人居多,要真正做到規范操作是非常困難的,FVC的測定就更加不易被接受。對于老年人和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在用力呼氣末,流量可能極低,幾乎無法測定,繼續用力呼氣,會感到非常勞累和不適。用FEV6代替FVC只需要患者呼氣6 s,這樣可以避免受檢者過度疲勞,減少受檢者因過度呼氣所致暈厥的風險[4]。因而,FEV6較FVC測量更簡便,重復性更好,也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雖然早在2000年美國全國肺健康教育項目推薦用FEV6代替FVC來簡化肺功能測定,但對FEV1/FEV6代替FEV1/FVC檢測氣道阻塞仍存在爭議。
近年來,對FEV1/FEV6診斷氣道阻塞的價值做了進一步研究。Meta分析發現FEV1/FEV6對診斷氣道阻塞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5]。本研究也顯示FEV6與FVC呈正相關,FEV1/FEV6與FEV1/FVC呈正相關,同時FEV6檢測更加簡單、安全、重復性好。因此,FEV1/FEV6替代FEV1/FVC用于社區人群氣道阻塞體檢是可行的。
1馬建新,張睢揚,羅椒衍.用FEV 6.0代替FVC診斷氣道阻塞和肺功能受限[J].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2002,29(2):81-82.
2朱蕾,劉又寧,于潤江.臨床肺功能[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72.
3GOLD Executive Committe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1)[EB/OL].www.goldcopd.com
4張娜.慢阻肺中第一秒與第六秒用力呼氣容積應用研究[J].臨床內科雜志,2009,26(1):55.
5Jing JY,Huang TC,Cui W,et al.Should FEV1/FEV6replace FEV1/FVC ratio to detect airway obstruction?A meta analysis[J].Chest,2009,135(4):9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