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嘯靈

走進國內多數三甲醫院的門診樓,常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漠然等待的病人以及身旁滿臉緊張焦慮的家屬。在人們心目中,“醫院”二字往往代表著緊張不安、繁瑣倦怠和冰冷現實。
不過,作為隱藏在人群背后的流程梳理者——醫院CIO們正在盡力改變著這一切,也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醫療機構的就醫、就診環境正在發生著一點一滴的改善。與此同時,CIO們的工作重心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從過去關注管理層、醫護人員的需求,轉變為關注醫療機構真正的上帝——患者的各種層次的生理、心理需求。也只有如此,多年來“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機構服務理念才真正落地。過去這一理念被寫在白墻上,或者躺在醫院管理者的文件中,如今,它正在依靠各種實實在在的信息技術手段成為現實。
2012年12月1日,北京天壇醫院被列為北京市衛生局第三批醫藥分開試點醫院之一,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韜借此契機,運用信息技術管控不合理的“大處方”;301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史鴻飛將門診、手術、醫療設備在內的信息集成到一個統一后臺指揮中心,建立起一體化的預防管理機制,快速響應病人的需求;包括佛山婦幼保健院計算機中心主任馬麗明在內的佛山醫院CIO們積極推進國家級居民健康卡應用;309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楊宏橋推動移動醫療應用,讓醫生和護士及時采集和了解病人的病情數據,大幅降低醫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差錯;174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繼偉基于云計算技術,建立軍民共享的衛生服務平臺。
醫療機構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改進,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醫院對病人資源的激烈爭奪。正如北京一位醫院CIO所說:“即使一家位置偏僻的醫院,如果前來就醫的罕見病病人越來越多,隨著時間的推移,醫院的醫療技術只會越來越精湛,將來一定會以治療罕見病而聞名全國。不過,在這家醫院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之前,病人的就醫感受將對它的未來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持續打造醫院良好的管理模式、高效的運作機制以及提供友好的醫療服務,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患者的到來。可以預見,作為特殊服務機構,醫院將逐步參與到真正的市場化運作中來,最終受益的是包括你我在內的千千萬萬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