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雙
【摘 要】本文從企業各類風險及危機的應對方法,探討研究企業如何開展危機管理,以期在經濟不穩定、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促進企業穩健地生存及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強化危機管理;做強做大;企業
一、更新觀念,樹立企業危機管理意識
企業進行危機管理,首先要遵循預防為主、高層重視的原則,而表現是要更新觀念,樹立企業危機管理意識。危機管理實質上就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用危機理念來激發員工的憂患意識和奮斗精神,不斷拼搏,不斷改革和創新,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樹立危機意識,首先要更新觀念。企業危機并非可怕的事情,不能談虎色變,這是企業發展正常的經歷。樹立危機意識的關鍵在于企業領導層,因為他們是決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方向的決策層,也是能力采取和實施預防措施的決策層。企業領導層只有有了危機意識,才能提高對市場的敏感度,隨時觀察和分析市場變化和企業發展動態,及時針對性調整發展戰略,把企業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當危機爆發時,應從各方面客觀進行評估,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應變措施,制定應急方案,領導分工負責實施,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增強企業的應變力,降低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損失。樹立危機意識,還要注意降低來自領導層的內耗。領導人員要以大局為重,達到相互了解、信任、支持和配合的目標,凡事要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考核,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來預防和解決,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從而降低人為因素和決策因素造成的各類企業危機風險。
二、加強危機預測,提高危機防范和應對力
一是要建立健全內控體系,防范組織風險。企業內部可依據實際情況,成立企業風險控制及管理組織,由重要領導人員和專業人員構成,制定危機預防的各類制度,明確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和相關獎懲制度,確保部門和人員權責明確、信息暢通,對危機進行時時關注和妥善處理。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把員工的共同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將危機預防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要建立法律事務部門,防范法律風險。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在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作為市場的主體,各個企業之間有互利互惠的時期,更會有兵戎相見的時候。許多企業都可能會經歷過數次大的法律訴訟風險,對此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另外,企業需要在國內外持續拓展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需要知法懂法,熟練掌握國際貿易規則,善于運用法律的武器為公司的發展掃清障礙,確保企業正當的權益。
三要著力解決好企業關鍵原材料的短缺問題。在企業的發展實踐中,關鍵原材料或大宗原材料的短缺問題,特別是關鍵源材料始終是制約企業飛速發展的瓶頸,是企業發展的短板。要做強做大企業,實現企業的長足發展,必須徹底解決原材料短缺的問題,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使企業發展的短板轉變為企業高速發展的基石,使企業發展的下游問題徹底解決。
四要建立多渠道的營銷方式應對市場風險。在原材料短缺問題的解決的基礎上,要不斷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量。隨著產品結構的改變和產量的提高,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也不斷提高,一成不變的銷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必須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銷售動態機制,來達到規避市場風險,不斷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五要低成本擴張,不斷擴大生產能力。企業要擴張,規范要壯大,要從生產能力、生產規模、經營范圍上全面拓展,就要在國內外同行業中占據成本比較優勢或絕對優勢。在新建項目和擴張范圍上應與國家的產業政策更緊密的結合起來,在國家鼓勵的產業方向和重點項目上發展,并適度延長產業鏈,致力于成本的壓縮,以成本優勢實現擴大生產能力,確保經濟效益。
六要增加專業職能優勢,完善內部管理。目前較大的企業都在搞企業兼并生殖細胞,而通常下轄的各子公司、分公司特別是從外面兼并過來的企業,均是保持了相對獨立的經營權,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實體公司,在上層職能管理上弱化。總公司各職能部門雖然設置齊全,但均發揮不出有效的職能,只是履行了監督、檢查類的職責,沒有統一研發、質量控制、企管等專業的、權威的部門。在這樣的企業管理中,分公司的職能管理應是最強化的一個層面,但往往卻被弱化了,專業人員配置不到位,專業職能作用不能有效發揮,甚至把有些職責推諉到基層。另外,各下屬分公司之間相對較松散、獨立,導致各個公司之間資源無法共享,機構重復設置現象嚴重,無形之中形成內耗,無法發揮出整體實力,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束縛了整個企業快速發展,所以企業的管理體制需要進行重大變革。
七是要關注現金管理,防范資金風險。企業要時刻注意負債情況,確保適當的負債率和償還能力?,F金流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避免盲目擴張造成現金鏈斷裂。企業可以自身實際,通過國內外兩個市場進行直接和或間接融資,優化融資結構,避免資金風險。嚴禁以非法形式進行融資和借貸,從源頭降低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