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研 張曉東
【摘 要】會計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社會形態、經濟狀況和文化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即會計文化。本文闡述了會計文化的含義及會計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并針對會計文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會計文化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文化;發展;建設
一、會計文化的概述
首先,會計是一種社會行為,而文化作是一種社會產物,兩者都具有社會性;其次,會計作為一種監督、管理、調控行為,它反映了一種社會組織能力。再次,會計作為一個歷史發展的產物,它與政治、經濟、技術、環境、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會計文化首先應該是一種社會文化,包涵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1)會計文化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以會計活動為載體的文化體系。(2)會計文化是一個多層面、多元化的文化體系。(3)會計文化是一個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倫理學、自然學、歷史學、美學、哲學、管理學、文學、行為學等相融合的邊緣文化體系。(4)會計文化是具有歷史性、綜合性、規范性、國際性、差異性、多樣性的社會組織文化體系。(5)會計文化是在會計行業中所形成一種行業管理手段。綜上所述,會計文化是社會文化發展的一個分支,其在本質上屬于文化的范疇,它是人們在會計行業活動實踐中積累而來的一種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體系或財富的總和,其表現的載體就是會計活動,同時它也是會計工作的一種管理手段。會計文化既是會計學與文化學在各自邊緣上的相互交叉、滲透,同時又是對多門相關學科的知識、原理和方法的吸收和綜合,因而對會計文化的研究必須采用系統論、哲學論的方法。
二、會計文化發展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會計學界的共同課題是建立和發展會計文化,而相對于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越加穩固和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來看,會計文化的發展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國會計文化發展有著深遠的現實和歷史意義。當今世界科技告訴發展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在這種現實背景下,各種文明互相融合、吸收,在國際地位的競爭中,一個國家文化底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帶動了各個領域的發展,會計文化建設的作用不可小覷。在國際會計界中,世界各國會計文化發展一直在進行著,會計文化的發展所表現出來的的公平、信任、以及法律監督的完善等都是會計文化的發展和升華,也必然將以各種載體和途徑體現在社會文化的建設之中,成為會計文化發展的基石。有良好的會計文化空間和環境,才會有一個堅實、值得信任的會計體系,會計文化才能在高速發展的國際大環境中占一席之地。完善會計文化的發展勢必將對整個會計行業產生積極影響,也會促進各企業內部現代科學化管理的改進,使各項管理活動、特別是會計活動更加人性、準確,科學充分發揮每個會計人的最大潛能,增強了會計活動中的工作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完善會計文化發展必將為整個中國的會計界的全面壯大和成長開辟出一片肥沃的土壤。與世界其它地區的許多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我國的會計事業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程度。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有待提高,許多從業人員的會計理論和實務水平參差不齊,這對會計事業的發展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人員的素質相對來說必須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造就一支職業技能一流、專業素質過硬、合作意識突出的現代化高水平會計從業隊伍迫在眉睫。要提升我國會計隊伍整體素質就必須要求對會計文化發展的重視和關注,只有重視并加強了會計文化的發展,才能逐步的從根本改善會計人員素質問題,才能推動我國會計事業整體更好更快的發展。
三、會計文化建設情況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黨和政府對會計工作的高度重視,各種媒體的廣泛宣傳,我國會計文化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從全面來看,會計的物質文化還比較貧乏,制度文化相對滯后,精神文化還有待提升。(1)會計物質文化有待豐富。近年來,我國會計物質文化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已經基本擺脫了手工做賬,會計工作正朝著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但是,對會計信息系統的運用、會計電算化、網絡會計等方面還不夠成熟,特別是還有近20%的會計人員根本不會運用,會計人員的素質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既有會計專業知識又熟悉計算機和網絡的信息化的綜合性會計人才匱乏,已經成為互聯網會計和會計綜合化方向發展的障礙。(2)會計精神文化亟待提升。近年來,各級財政特別是財政部非常重視會計精神文化的培養,每年開展的會計行業評先評優,極大地振奮了會計工作者的精神,在不少地方會計工作創先爭優已蔚然成風,但改革開放后,由于對個人價值的承認,會計從業人員開始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集體主義有所削弱,甚至本位主義逐漸取代了集體主義。會計工作中出現了損害集體利益、公眾利益,中飽私囊的現象,如作假賬、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挪用公款等。(3)會計制度文化需要完善。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會計不斷與國際會計趨同,會計制度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發展,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會計法規制度,已形成了以“會計法” 為核心,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為基礎的比較完整的法規體系,大大推動了會計法制化的進程。但是,這些法規都是通用性的制度標準,很多會計主體并未制定出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很多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與其需求存在偏離,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功能的發揮。
四、我國會計文化的建設建議
發展會計文化建設從根本上來看實質上是要營造一片和諧的適宜當今社會節奏和腳步會計文化環境,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國的會計文化建設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個人認為可以從內部,外部兩個方面進行討論。(1)外部建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快,中國的會計文化要想發展必須與國際社會相接軌融入到世界經濟的浪潮中。中國的會計文化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西方會計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國的會計文化發展必須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情況又能適應國際社會的方案,這樣中國的會計文化才能保持持久力和創新力得到健康而又穩定的發展。當然,我們對于外來的文化應該秉承一種客觀的態度,對于西方國家的會計文化我們應該從中找出適應我我們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東西為我所用,將他們的文化適當性,有選擇性的融入我國的會計文化建設和發展當中去,為我國的會計文化建設的道路先打下一片堅實的基礎。(2)內部建設。這里所說的內部建設指的就是我們每一個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首先樹立良好地職業道德素質。作為一個會計人你所做的工作本質就要求你必須做到誠信,公平,堅守自己心靈的底線,在面對金錢和利益的誘惑時你要想到的你所做工作的職責所在。在社會為我們會計人創造的良好的氛圍中,每個會計人也應當承擔起我們那份對社會的責任,堅守自己工作的誠信,不被利益所誘惑,在會計工作中做到誠信、客觀、公正,對會計工作積極主動、抱著熱情的態度全情投入。在樹立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同時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每個會計人必須要積極主動的提高自身會計專業素質來適應不斷更新發展的經濟模式和社會節奏。在這個會計知識、財務軟件日新月異的環境中,會計人若要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那么你必將被社會所淘汰。學習的機會處處皆是,我們必須要抓住每個學習的機會來提升自己以適應這個高速發展不斷融合的時代。
五、結語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會計文化的建設處于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也就是說會計文化建設不會呈現階段性,那么在會計文化建設的連續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這種文化的傳承。會計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而會計文化的建設,在弘揚行業文化、發展中華文化具有其他特色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會計文化與當時的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它具有時代性。隨著社會的進步,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會計文化建設不斷的自我更新和完善,同時剔除糟粕,吸取精華。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造就了生產力的提高,推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說,創新是會計文化建設的動力,沒有創新會計文化建設就失去了生命力。
參 考 文 獻
[1]張志強.中國會計文化建設初探[J].內江科技.2012(10)
[2]陳春源.如何開展會計文化建設[J].中國工會財會.2008(11)
[3]胡秀玲.關于構建會計文化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探討[J].企業導報.2010(7)
[4]徐海英.淺談會計文化[J].會計工作.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