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佳
【摘 要】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改革當前的貨幣體系都是必要的。學者提出了多種改革方案,本文對其進行了分類評價并提出了中國應對貨幣體系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特別提款權
一、現代貨幣體系的體制缺陷與金融危機的爆發
最近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再次凸顯了全球經濟非均衡問題,盡管這一問題由來已久,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前也只是局部范圍的問題,如今則受到世界范圍的各國的重視,美國的次貸危機迅速地影響了世界其他國家的金融系統,而后續美國采取的補救本國經濟的措施,如實行適度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又再一次將本國貨幣以美元掛鉤的國家如中國拖入到外匯儲備資產大幅縮水的境地。
二、從歷史和現實角度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1)從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歷史角度看改革的必要性。一是20世紀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44個國家代表簽訂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自1945年開始使用,截至到1971年,總共維持了26年。由于固定匯率的制定引發了該體系中的非對稱因素,即美元與黃金比例固定,各國貨幣與美元匯率對價固定,最終導致了該體系的崩潰。二是歐盟建立和歐元誕生。1991年,歐共體通過了建立歐盟的條約,至此以后,歐元迅速崛起,成為了繼美元后世界第二大貨幣。目前美元受到的挑戰體現在了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在經濟總量方面,歐盟直逼美國,使其在此方面不再具有絕對優勢。其次,美元的穩定性有所下降,這是因為歐元價格水平波動導致的。三是世界貨幣的創立。當前貨幣體系還是美元占主導地位,以及美元與歐元匯率間浮動的加大,創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更是難上加難。(2)從當前貨幣體系狀況看改革的必要性。對于目前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多數學者認為有利有弊,利在可以減少交易成本,對某些特殊國家來說美元化亦有其重要性;弊在美元匯率的波動容易導致世界經濟不穩定。與美元相比,歐元的未來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3)不同貨幣體系方案設計及評價。一是不同貨幣體系方案設計。根據與現存貨幣體系的關系,將當前學者建議的貨幣體系分為改革和改良兩派意見。改革派是徹底推翻現行制度,建立新的貨幣體系。改良派則是在現有體系基礎上加以改善。改革派方案主要有構建超主權國際貨幣,包括特別提款權(SDR),替代帳戶機制和單一貨幣機制。改良派方案主要是實行多元化國際貨幣。目前學者提出了三種方案:單一貨幣聯盟,多重貨幣聯盟及主導貨幣區域化。(4)對貨幣體系改革方案的評價。一是儲備貨幣供應。特別提款權方案:SDRs的發放由每五年進行一次的IMF對世界各國對儲備貨幣需求的評估決定。這套方案由于不具備內生自適應的設計,因此缺乏機制彈性,貨幣的供應無法同需求在時間點上完全匹配。替代帳戶機制:由于各個國家的替代帳戶機制的自身建設和運行管理的不同,SDRs的供應也就各不相同。二是幣值穩定性。SDRs幣值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發行機構的信用及謹慎的貨幣政策。該方案的缺陷在于SDRs幣值的穩定性更主要的是來源于貨幣籃子的穩定性而非實體經濟的支撐,即更依賴于各國經濟政策的協調與配合。區域貨幣合作的幣值穩定性情況比較復雜。一國貨幣的穩定性一般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內在穩定性,歐元的內在穩定性取決于歐元區國家經濟的趨同性和政治一體化的建設;另一方面是外部穩定性,歐元與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的波動性體現了它的外部穩定性。三是國際收支調節機制。SDRs方案和替代帳戶方案通過嚴格的儲備貨幣發行機制及國際政策協調機制來削弱國際收支失衡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然而,這兩種方案卻不能明確規定盈余和赤字國在失衡調節方面各自的責任。四是與美元的關系。特別提款權與美元的關系較為復雜。一方面,由于其投入使用時期較長,接近40年,成為了各國官方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只作為記賬支付貨幣,在金融市場上幾乎沒有發揮過真正的作用,因而不能說對美元造成了威脅。五是貨幣政策自主權。SDRs方案中,國際貨幣的發行和政策的制定均由IMF完成。國際社會需要向IMF讓渡部分貨幣政策的自主權以保證SDRs方案的順利實施。但這也提出了一個問題,IMF能否真正代表各國利益?根據現有經驗,IMF的話語權一直由發達國家掌握,而且今后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不言而喻,提高發展中國家在IMF中權力份額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關鍵。
參 考 文 獻
[1]王思宇,楊巨.國際貨幣體系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綜述[J].財政金融
[2]巴曙松,楊現領.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美元與歐元之爭:文獻綜述
[J].西南金融.2009(4)
[3]羅伯特·蒙代爾.論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建——基于創立世界貨幣的設想[J].廈門大學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