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仕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在“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同時,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為推動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為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制度保證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展、制度化發展。”這一精確判斷、高層建筑、涵蓋了協商民主的制度建設、工作機制、范圍、層次等諸多內容,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各級政協組織要以豐富政治協商形式、完善民主監督機制、規范參政議政行為、建立協商民主制度為目標,以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更加務實的舉措,把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作為當前工作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就協商什么、怎么協商、與誰協商等具體事項進行深入研究,積極探討,不斷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近年來,德江縣政協在積極開展協商民主的實踐中,制定出臺了《政協德江縣委員會黨組關于全縣重大決策部署和重大事項提請政協協商的暫行辦法》、《政協德江縣委員會民主評議政府部門工作暫行辦法》和《政協德江縣委員會班子成員聯系鄉鎮》、《縣政協主席、副主席聯系政協常委》、《縣政協常委聯系政協委員》、《縣政協委員聯系各界別群眾》、《政協委員列席政協常委會議》等系列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為德江縣政協履行職能提供了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序可循,為發展協商民主積累了鮮活的寶貴經驗。各級政協組織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勇于擔當起發展協商民主的重要任務,積極探索和深入研究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結合點、切入點,使兩種民主形式更好地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關于把政治協商納入黨委和政府決策程序的要求,支持政協組織積極開展協商議政活動,及時研究政協組織報送的請示、報告、方案、暫行辦法和規章制度,并以黨委名義行文批復,為政協組織開展協商議政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為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完備的制度保證。
二、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規范協商程序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實效性。深入進行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協商民主的實質就是要實現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關鍵是提高協商民主質量,核心是促進協商成果轉化。主動研究和積極探討新形勢下協商民主的程序、途徑、方法是各級政協組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課題。各級政協組織要按照“把握正確方向,聚焦民生大事”的要求,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堅持“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要先協商后決策,對重大人事安排和關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要先協商后決定,制定重要地方性政府法規要先協商后通過”和”重大決策要協商在黨委決策之前,人大通過之前,政府實施之前”的原則,主動走出去,廣納民意、廣求良策、廣謀善舉。熱情請進來,充分利用政協全會、常委會、主席會、專委會、對口協商會、專題協商會、委員約談會、政情通報會等協商平臺,進行廣泛協商、反復論證、歸納提煉、達成共識,并以調研報告、視察報告、考察報告、建議案、《社情民意》、《委員之聲》、《建議與意見》、《決策參考》、《建言獻策》等形式,把黨和政府聽不到的聲音、看不到的實情全面、客觀、公正、準確、及時地向黨委、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對策建議,努力達到專題協商不白說、意見建議有回音的效果。政協組織是實施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組織機構,要圍繞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依照程序、深入調研、主動協商、強化監督,致力于規范協商民主的方法、程序、途徑,為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搜集來更加廣泛、真實、快捷的意見建議,使協商民主走上更加和諧有序、更加充滿活力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軌道。
三、為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提供組織保障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通過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等渠道,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建立健全協商民主體制機制就是要在構建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新體制的同時,將協商對話、民主討論、溝通交流、增進了解、維護團結規范在正式決策之前,以更新的體制機制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政協組織既是協商的主要場所,又是廣泛了解、快速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臺。
要按照增強協商意識、豐富協商內容、拓寬協商渠道、注重協商實效、提高協商質量的要求,充分利用全會、主席會、常委會、專委會、聯席會、聯誼會、委員約談會、發展論壇會、各種研討會和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民主評議等協商載體,組織各黨派和各族各界別人士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內容的協商議政、民主監督活動。與此同時,為推進協商民主向縱深發展,暢通基層協商民主渠道。人民政協中的中共黨組要在積極探討、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主動爭取、先行先試,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適應協商民主體制需要,理順體制、建立機制,在條件成熟的鄉鎮、街道設立政協聯絡組機構,為促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提供組織保證。政協組織具有最廣泛的代表性和最大的包容性特點,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直接聯系各族界別群眾的優勢,把各族界別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上來,緊緊圍繞創新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構建和諧社會等重要工作,緊緊圍繞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就業難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全民創業、社會養老、公共文化、科技創新等社會建設中的重點問題,緊緊圍繞百姓思想認識困惑點、利益關系交織點、社會矛盾易發點,按照走出去調查研究、請進來協商論證的程序和方法,深入基層農村、深入機關學校、深入工礦企業,多調查研究、多思考謀劃、切實做好政策宣傳、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為推動和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實現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努力提出更多更好、更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意見建議。
四、為推動科學民主決策實施有效監督
協商民主既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又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黨的十八大更是賦予了協商民主新的時代內涵。協商民主的重要功能在于通過利益表達和意見整合而達成社會共識,重要作用在于用協商民主的方法集中各方達成的共識。這是人民政協協調關系、凝聚力量的重要體現。沒有充分的協商民主,就沒有更好的決策。調查研究是協商民主的基礎,是知情參政的前提。調查研究服務于協商民主,而協商民主的成果在于轉化和利用,在于得到組織和領導的重視采納。協商民主是各級黨委、政府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政協履行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指出:“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各級政協組織要以“為黨政分憂、為群眾履職”為己任,秉承“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獻策不決策”的工作準則。按照“更加注重協商民主的時效性、更加注重分析問題的客觀性、更加重視協商成果的可行性”要求,把推動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政治協商的目標,把協商民主的成果轉化作為實施民主監督的重點,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參政議政的目的,把了解和反映廣大群眾的強烈愿望作為建言獻策的依據。圍繞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課題和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以最實的作風深入調查研究、最活的方式開展協商議政、最精的作品展示協商成果、最快的速度反映社情民意、最大的力度加強民主監督。2012年以來,德江縣政協在圍繞黨代會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殯葬改革、撤縣建市、撤鄉建鎮、建設城北70米大道等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取得了《關于加快白酒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關于對桶井等鄉鎮移民搬迂工作視察情況的報告》、《關于赴云南省祥云縣學習考察大型水源性工程建設情況的報告》、《關于德江縣水利扶貧規劃執行和水源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情況的視察報告》、《關于盡快修通長豐至墮坪斷頭路、及早架起致富橋的主席建議案》等一批豐碩的研究成果。這些通過認真研究、深入分析、協商論證取得的成果,由于選題準、調研實、論證深,報告中的不少意見建議被縣委科學決策采納。協商民主堅持民主的多數與少數相統一,既反映多數人的普遍愿望,又吸納少數人的合理主張,既聽取支持的、一致的意見,又聽取批評的、不同的聲音,通過協商、達成共識,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納了各種利益訴求,充分展現了協商民主凝聚各方力量,集中各界智慧的無窮魅力。各級政協組織要把《決策參考》、《委員之聲》、《建議與意見》,《社情民意》、《建言獻策》等內部刊物辦成交流協商民主的平臺,反映社情民意的載體,促進決策科學民主的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協商民主形式、才能提升協商民主質量、才能增強協商民主實效、才能促進協商成果轉化,才能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聲音放大,才能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實施有效監督。
(作者單位:德江縣政協)
責任編輯:郭漸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