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毅寧
網絡團購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利用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件(E-mail)以及電子商務網站(Web)等方式來訂立網絡團購合同,一般由專業網絡團購網站發布銷售信息,消費者點擊購買支付價款,合同成立。網絡團購消費合同是電子合同的一種,與傳統合同的實質是相同的,都是對簽訂合同的各方當事人權利義務作出明確約定的文件,但網絡團購合同的締約方式和載體不同于傳統的書面和口頭合同。合同參與主體不僅涉及到實體商家和消費者,還包括第三方專業團購網站,合同關系十分復雜。
一、網絡團購合同的法律關系
首先團購網站在線下事先與實體商家簽訂合作協議,對擬銷售的商品或服務的名稱、價格等進行約定,明確雙方在團購交易進入和退出、商品和服務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然后在團購網站上發布商家將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團購信息,包括商品的種類、質量、數量等。消費者通過免費注冊,成為團購網站的會員團購,獲得一個消費者的電子身份,(此時團購網站經營者與消費者簽訂網站進入消費合同(即用戶注冊協議)),并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好要參加某項服務或者要購買的商品。消費者點擊“搶購”按鈕,進行網上支付后,團購網站隨即把該次團購的信息和電子密碼發到用戶手機上,團購合同即告成立。另外,一種是以代金券的形式進行的團購,消費者在團購網站上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商家的代金券,線下持券到商家消費,支付合同剩余價款,合同成立,團購完成。如果參與團購的消費者未達到團購網站的最低人數要求,則該次團購取消。已支付的款項,團購網站將立即全額原路返回。在一般情況下,團購合同的訂立中,實體商家和與消費者未發生直接的溝通,整個交易過程是通過團購網站這樣一個第三方平臺進行的。而在之后的合同履行中,團購網站并不再參與其中,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再進行相關的溝通。綜上,可以看出網絡團購合同是由三個合同、三方當事人構成的新型獨立合同。即消費者和團購網站簽訂的用戶協議;團購網站和商家簽訂的團購服務協議;在網站直接收款的情況下,團購網站以自己名義代理商家和消費者簽訂的買賣合同或服務合同,商家負責合同履行,在以代金券方式團購的情況下,消費者與商家直接簽訂的合同。
二、網絡團購合同的特點
1、賣方權利的實現前置性
網絡團購合同的成立是以消費者先履行付款義務為前提的,只有在團購網站上預先付了款,收到團購網站的短信指令代碼或團購券后,消費者才能獲得商品或服務。即消費者履行付款義務在先,經營者的權利實現亦在先。無論是主要由賣方郵寄商品的還是由買方親自到某個特定地點協助合同履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賣方權利的實現前置性。在傳統買賣合同中,買賣雙方一般同時履行各自的義務,即所謂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模式。即使在普通的網絡購物中,如在淘寶網,當當網等銷售網站購物時,消費者也僅是通過支付寶、財富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來支付價款,等到賣方發貨,買方確認收貨的時候,才能把價款劃到賣方的賬戶里,而不是直接將價款支付給賣家。而在專業團購網站上團購某種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只有先把價款支付給代為商家收款的團購網站,網絡團購合同才成立。團購合同的成立以消費者已經完成價款的支付為條件,這就犧牲了消費者的某些權利而率先保障了賣方的權利,團購交易在合同成立時的賣方已完全獲得價款,而且并無任何第三方能夠對其進行有力的監督,合同的履行效果則完全依賴于賣方的誠信與自覺。
2、合同內容的相對具體確定性
合同內容具體確定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在網絡團購中,團購網站在網上公布商品的信息,僅描述了商品的標的、數量、價格,而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和各方的權利義務等相關信息消費者卻無從得知。只有當合同成立后,消費者去實體商家消費,即履行合同之后才能確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網絡團購合同的內容往往是要約所載內容,它不允許消費者提出反要約,但它卻沒能詳盡地規定合同理應具備的重要條款。可見網絡合同的內容并不是完全具體確定的。例如,在網上團購化妝品時,團購網站上很少提供產品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等一些重要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也是消費者選擇某種商品或服務的關鍵所在。甚至有的消費者網上團購的化妝品,都是一些過了期的商品,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合同履行時間的不確定性和有限性
在網絡團購中,一般消費者在團購網站上購買某種服務,需要在線下到實體商家進行消費,協助合同的履行。如在網上團購電影票,需要持短信代碼或著打印的團購券,在有效期內到電影院去觀看電影,接受服務,合同的履行時間依賴于消費者的選擇。面對眾多的互不相識的消費者,不可能要求所有消費者能在同一時間都到實體商家消費,協助合同履行。實體商家的有限服務條件也無法滿足所有消費者同一時間的消費需求。因而只能規定一個相對確定的期間,供消費者實現自己的合同權利。團購商家追求的是薄利多銷,為了加快商品和服務的銷售,對團購合同的履行時間往往規定了一個較短的有效期限。如果由于消費者的原因,在有效期內沒有去商家消費,則合同自動失效,消費者自行承擔損失。履行期間的不確定性讓消費者享受服務或接受商品的時間更為機動靈活,但有效期的限制,使消費者在不能履行合同所帶來的損失得不到有效的補償,這無疑會使消費者享受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大打折扣,不利于保障每一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團購合同的標的物一般都具有大眾需求性,需求的人多了,才能“成團”,才能實現薄利多銷的目的。而一些高科技軟件,很少有人會需要,則沒有組團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