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倪西
摘 要:英語課程資源涵蓋了教材和所有能夠推動英語教學順利進行,提高英語素質的教育資源。英語課程具備各種各樣的課程資源,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調配為英語課程開展的關鍵構成環節,能夠充分展示課程創新思想,達到英語教學實際標準。從當前信息社會之中,教師應當借助學習、觀察及思考不斷增強自身整體能力,堅持“占有資料、挑選資料、利用資料進行創新”這一方針,有效的調配現有信息資源,根據教育具體現狀,和具體現狀實現完美統一,開展教育變革,提高教育質量。所以筆者做為學生,著重研究中學英語課程中的資源開發現階段出現的各種缺陷及不足,在處理問題方面能夠產生特別關鍵的影響。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程 資源開發 利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42-02
1 中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教學規劃、教學背景資料及課件隨處可見,能夠給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充足的網絡資源給備課工作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給部分教師思想觀念造成了束縛。
1.1 盲目占有資源
充足的教學資料能夠給備課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給合理調配課程資源造成了明顯的阻礙。若教師僅僅粗略利用教學資料同時從教育過程中進行采納,則教學目標無法貫徹落實,由于教學目標除了應當分析教材關鍵內容,同時應當分析學生自身接受水平。
1.2 缺少分析
部分教師表示應當全盤照搬西方國家。同時,部分教師表示網絡特別為付費網絡進行的課件規劃為有效的,能夠從教育過程中直接采納。這類思想造成了教師不是特別關注研究問題。從實踐過程中并非全部將英語當作本族語的人均可以有效的制定問題處理措施。正像某校的外教是英國人、加拿大人及澳大利亞人。在學生咨詢教育環節內,出現的問題尤其為語法同題的情況后,這些外教往往表示“Both are OK!”另外,網絡課件同樣出現非常明顯的缺陷及不足。
1.3 缺乏動力
充分的教學資源能夠給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能夠造成教師對其依賴性不斷提高,不具備教學自主性,無法和社會發展趨勢保持一致。語言往往根據社會進步出現一定調整,英語同樣包括在內。若教師不能夠和社會發展保持一致,則無法合理的解決教學資源調配難點,同時無法有效的推動學生利用英語。
2 中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對策
在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教師之間應增進合作,合理分工,這樣教師可以就某一主題深入地開發更多更有效的課程資源,認真篩選,優化處理,使得所利用的資源達到最優化,實現教師間的課程資源共享。
2.1 目標明確,有備而選
從真正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第一步應當考慮下述角度的問題,首先,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需要什么方面的輔助材料?”其次,為“教師的教學對象(即學生)有什么需求?對這方面材料的接受能力如何?”能夠這樣認為,教師除了應當清楚實際的教育目的,同時,應當掌握學生具體現狀。根據上述問題有效的甄選教學資料,清楚制定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則可以科學合理的確定課堂輔助材料,能夠推動學生充分認識、掌握及強化課堂傳授的知識。不然,若教師采納的輔助資料無法給教育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同時學生無法有效的掌握,除了給學生造成非常沉重的壓力,同時,造成教學質量沒有保證。通過下述例子能夠有效的闡釋上述問題能夠產生的關鍵影響。
一位沒有畢業班英語教學經驗的任教于一所鄉中學的朋友曾帶著疑問與教師聊天。這個朋友表示:“從之前的期末考試復習時期,采納了其他地區水平非常高的一個英語教師做的復習迎考課件,先前希望學生能夠從期末考試中取得非常優秀的成績,不過現實并不是這樣。學校另外的班級英語成績明顯超過了這兩個班的學生,同時差距非常明顯。隨后教師進行了分析,但是始終不明白為什么產生這種情況?”教師說:“在你獲取這個課件之后是否認真分析這個課件的內容?復習過程中你是否研究過學生自身實際情況?還有你是否研究過學生特別需要什么?實際接受能力如何?”這個朋友馬上了解到問題出現在什么環節,同時表示:“先前僅僅為‘占有了這個課件。沒有結合學生實際現狀合理的采納其中的內容,不但造成教育效率非常低,同時造成學生壓力非常沉重。之后教師系統的研究學生實際現狀,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合理調配現有教學資源。”
2.2 自信謹慎,勇于質疑
由于當前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中學英語教師和外國教師溝通交流越發頻繁。同時信息社會給中學英語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因此,給中學英語教學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日常從辦公室不能夠有效的處理的難點,往往會發現“某某英國人是這樣說的”,或是“某某網站提供的資料(課件)是這樣寫的”此類言論。不過,此類思想及觀念往往給教師造成非常明顯的誤導,正像“英國人是英語的權威、網上提供的資料是對的。尤其是付費網站的資料”等。不過,絕大部分將英語當作本族語的人可以借助英語進行溝通,不過這些人并非可以有效的解決英語語言相關的難點。
2.3 因勢利導,合理拿來
從英語教育環節之內,除了教師應當貫徹落實“占有一挑選一創新”這一方針,學生同樣應當貫徹落實這一方針。由于學生除了從教育過程中掌握英語,同時,能夠借助不同媒介掌握英語。即使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不過各種各樣的信息非常可能造成學生思想的混亂,不清楚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沒用的,因此,教師應當進行恰當的引導。例如,從教師從教育過程中發現“F—U—C—K”,通過詢問,發現此學生看不清楚黑板上所寫的知識點,在情急之下念出了這個單詞。這個學生表示在英語電影內掌握的這個單詞。在平時生活中經常說這個英語單詞,基本上能夠當作口頭禪了。在教師詢問這個詞的具體內涵之后,學生并不能夠清楚的說出,僅僅知道從生氣的情況下能夠用這個詞,在電影中非常的常見。因此,學生認為這個詞語從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所以,教師教育這個學生避免再說這個詞語,由于綜合素質非常低的人才通過此詞語罵人,能夠發現,教師要合理的引導學生,推動其樹立正確的語言習慣。
筆者認為,吸收文明健康的英語表達,區分中文表達和英語表達之差異,服務于英語思維。
2.4 多閱讀擴大知識來源
閱讀能夠合理的延伸知識面,增強其整體能力。保證領悟水平及鑒別水平。平時沉重的工作壓力造成了教師并非特別關注自身專業學習及理論提升。但是,假如能夠用心,無論工作負擔如何沉重,均可以進行閱讀。主要由于閱讀在時間方面要求不是很高,最關鍵的一點為要能夠堅持下來,才能夠發現閱讀的效果。China Daily和環球時報是每天堅持閱讀最好的材料。主要由于在China Daily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其中涵蓋了國內外新聞報道及評論、體育和娛樂、商業和歷史、國家各項政策解讀、老外來稿等等內容,可以達到不同層次讀者的標準,同時,可以推動讀者掌握各種各樣的新詞匯,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環球時報重點新聞報道往往和China Daily的重點新聞報道非常類似,能夠推動讀者有效的掌握難度比較高的英語術語及專業用語。China Daily版面規劃能夠保證讀者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的確定閱讀內容,能夠有效的避免時間浪費現象出現,能夠堅持閱讀。同時堅持閱讀可以推動讀者慢慢提升閱讀速度,不斷增強自身理解能力,同時,可以推動讀者提高閱讀規模,教師從閱讀過程中獲取的資料能夠教授給學生,推動師生雙方不斷進步。
2.5 知識源自生活
為生活進行整理歸納,英語知識歸納同樣包括在內。由于社會不斷進步及國家改革開放水平持續提高,英語從社會溝通交流過程中得到了普遍的采納,假如能夠細致觀察附近的生活,則能夠產生可觀的效果。正像上海世博會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若僅僅通過字面進行翻譯。那么“The city makes life better”是個很合適的翻譯了。但是,根據上海世博會的目標理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意味著“美化城市,美好生活”。因此,上海世博會主題的英語翻譯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同樣,2008年l0月24日和25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亞歐峰會的主題翻譯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主題是“交流合作,互利共贏”,英語翻譯是“Vision and Action:Towards a Win—Win Solution”。可見,勤觀察既能豐富的英語知識,更好的提高這生的英語能力。
3 結語
從當前信息社會之中,教師應當借助學習、觀察及思考不斷增強自身整體能力,堅持“占有資料,挑選資料,利用資料進行創新”這一方針,有效的調配現有信息資源,根據教育具體現狀,和具體現狀實現完美統一,開展教育變革,提高教育質量。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材并非教育過程中唯一的參考資料,主要為材料及工具。英語教育過程內中學生資源的合理調配應當通過教師持續進行研究分析,推動課程資源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必須通過上述方式,英語課程方可產生應有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戴云.課程資源開發策略[J].教育情報參考,2005(8):34-35.
[2] 黃黎明.課程資源信息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9.
[3] 范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J].教育科學研究,2002(3):32-34.
[4] 段兆兵.課程資源的內涵與有效開發[J].課程·教材·教法,2003(3):26-30.
[5] 范兆雄.課程資源概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6] 范兆雄.課程資源系統分析[J].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2,39(3):101-105.
[7] 房定堅,陳振華.試論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