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
摘 要:生涯輔導是以幫助個體建立并發展一個整合而適當的自我概念,同時將此概念轉化為實際的生涯選擇和生活方式,以達到個人的生涯發展目標,并滿足社會的需要。主要圍繞小學生的生涯教育與輔導的原則和目標及小學生的生涯教育與輔導實施兩個方面來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涯教育;輔導培養、
一、小學生生涯教育與輔導的原則和目標
小學教育作為各級教育中的基礎教育,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從而使學生升入初中后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和個性特長,開展相應的教育。
1.原則
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情緒成熟程度的生涯輔導課。除此之外,還應側重教育的具體經驗和活動經驗,以符合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
2.目標
(1)了解自身的能力、興趣和價值。
(2)了解需要計劃和準備才可以實現自己的未來目標。
(3)對各種職業角色有初步的了解。
二、小學生的生涯教育與輔導實施
1.增進自我了解的活動
(1)以作文的形式描寫關于“我的理想”“我的興趣”,并在全班分享和交流。
(2)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畫出心目中的自己。
(3)要求學生列小計劃,決策每天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相應的任務。
(4)列出“我喜歡做的事”清單,全班分享和討論。
2.職業世界探索的活動
(1)舉辦“職業大調查”活動。要求學生搜集一些職業知識,并采訪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了解職業的工作特點、工作環境以及工作要求等內容。
(2)情景劇表。,設計出不同職業的小故事,指導學生扮演,并在班級分享扮演職業角色時的心理體驗,然后全班討論不同職業的內容、要求、性質、條件等。
(3)制作相關的職業圖片。通過出示不同的圖片,讓學生說出每張照片的工作特點,用來解決什么問題。
(4)“職業猜字游戲”。根據一些工作環境中的專有名詞,讓學生答出對應的職業名稱。
(5)開辦“讀書會”。教師推薦關于人物傳記、職業指導就業類的書籍,在全班分享和討論。
(6)開展“職業周”活動。定期邀請各行各業的人到學校給學生講解各種職業的情況。
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素養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準備和培養,才能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鑒于目前很多學生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就業目標模糊的現狀。在小學階段就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加強對小學生生涯規劃的培養,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關注職業、關注生活、擴展生活經驗,提升生涯認知,以更好地發展自身的潛力,找到人生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