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照吉
摘 要 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教學要符合現代化社會發展要求,能夠從社會調研中掌握當代社會人才發展需求,設計出職業院校合適的課程體系,那么就會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符合社會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所以課程體系設計是一個非常務實的教學任務,能夠探索出職業教育教學的新思路,下面就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作為重點進行探究和討論,希望能夠對職業教育教學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 課程體系 任務驅動 一教雙證 頂崗實習
引言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并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職業教育系統,那么怎么能夠使職業教育更好的為社會培養專業合格人才,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這是職業教育教學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其中設置出合理的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對專業技能學習的極大興趣,讓學生們在課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權重點,引領學生的學習實訓興趣,開發出系統學習的本領,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學習的興趣,這些是職業教育的重點之一,那么怎樣才能設置好適合職業學校的課程體系,下面就課程體系設計作以探討。
一、課程體系設計應符合當代社會培養人才的需求
(一)課程體系設計要提前做好社會人才需求的調研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也要緊跟社會發展的要求,使培養出來的的職業人才能夠快速踏入到社會化建設當中,應該分析掌握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在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哪些可能是當前和今后需求量比較大的專業,課程體系怎么樣設計才能適應這些專業的繼承和發展,這些都要有專門的調研和實驗活動。例如2004年為了對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進行指導,制定出符合我國當前以及未來若干年情況的計算機專業發展戰略、辦學規范和評估標準,教指委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組,開展了《計算機學科專業發展戰略》、《計算機學科專業辦學規范》和《計算機專業教學評估方案》三個課題的研究,教指委采用走訪用人單位、問卷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等手段,就我國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作為職業院校要想在今后的發展中適應社會需求就要不斷組織人才培養的需求調研。
(二)課程體系設計要完善專項能力模塊和系統過程模塊
無論是項目式教學還是任務驅動式教學等等對于職業院校來說都要注重專項模塊課程設計和系統的過程模塊設計,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課程內容上應該有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只有“專”而非“寬”才更容易定位自己在社會需求中的位置。同樣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里面,哪些適應計算機網站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就要圍繞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網頁設計、數據庫操作、和網站運營等方面做文章,但對與一個系統的網絡技術人才來說也要在網絡組建和網絡安全方面有所建樹,這就是系統過程模塊,所以對于不同的模塊設計就要有不同的受教對象,而作為課程體系設計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縱觀各類職業院校,有的課程安排實屬雜亂無章,不能夠分析社會功能因素和專業技能模塊,這就不能更好地發展專業建設。
二、課程體系設計要注意教育對象的層次
(一)課程體系設計要照顧職業院校學生的基礎能力
職業教育就是一個服務化的過程,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不同學生段學生的基礎功底,對于課程設計來說高中來源的學生就不能以初中畢業的學生要求設計課程,相反,職業學校的學生多來自初中,無論是基礎能力還是動手能力都比較弱,課程設計就要考慮到不同。同樣對于計算機網絡專業來說,中專學校就要適當考慮理論少動手能力強的課程量增加,比如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等,相對于職業院校高中對象來說課程設計就要考慮語言方面多一點,這樣就更能適應受教對象的口味,教育對象也更能適應課程的安排,課程設計好不好能影響到后面的課程發展,因此每學年的課程改革教研活動中要重視受教對象的因素。
(二) 課程體系設計要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探索愛好
對于課程體系設計來說,有了好的專項功能模塊和系統模塊,更要注重模塊里的設計細節,怎樣才能在模塊設計里吸引學生的求知欲望,面對課程能夠有吸引力,就要考慮到學生在本設計課程里的求知滿足度,也就是從課程的學習中能找到自信心,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能在課程體系里找到適合自己的重點模塊,從而能夠建立自己的專業體系,打造“一教雙證”的目的。只有課程體系的設計抓住了不同學生的求知權重才能建立學生的共同興趣和信心,針對網絡技術中網站建設、網絡工程和網絡安全都有對應知識測評體系和相應的資格認證,只要取得相應的測評和認證,同學們就有被社會承認的自信,自然就會探索更深的知識體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三)課程體系設計要符合循序漸進的教育發展規律
課程體系設計不但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基礎,同樣要注意課程的合理安排,達到不同階段不同的知識體系結構,做到循序漸進的目的,完整的課程體系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靠專家的研討和一線教師的反饋,所以課程體系里面要有模塊間相互遞進的過程,模塊內也要有漸進的過程,在學生們學習的時候有種順利成章的感覺,而不是兩個學年課程不搭邊,學著后面忘著前面,應該掌握學中有練,練中有學的思想。
三、課程體系設計要打上職業教育的標簽
(一)課程體系設計要著重實踐實訓操作
我國職業教育就是要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各類職業技能人才,在課程設計里實踐實訓要作為設計的重點,因為一切的理論都是為實踐服務,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職業學校里“收的來”、“留得住”、“送得出”的重要標記就是動手能力,動手能力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標簽可以為企業直接輸送急需的人才,可以創辦校企合作,聯合辦學,頂崗實習等各種培養模式。在實訓教學的課程體系里要確定實訓教學的目標,通過生產實踐,使學生獲得知識、開闊眼界,豐富并活躍學生的科學思想,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進而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修正、拓展和創新,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技能,使學生具有從事某一行業的職業素質和能力,要做到“學、用、新、實”。
(二)課程體系設計要有測量學生水準的認證標簽
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發展浪潮中,技術的掌握情況需要統一的認證標簽來作為能力的保證,那么在職業教育中課程體系設計要就要考慮到這一部分的重要性,所以在設計中就要把技術能力的展現轉化為技術認證,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果,這作為課程體系設計和建設都是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總之,課程體系建設是一個不斷完善和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在職業教育教學中建設好課程體系設計,讓學生們在課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權重點,引領學生的學習實訓興趣,開發系統學習的本領,那么職業教育就會有新的突破和創新,社會現代化建設就會有更多更好的職業技能型專業人才,為經濟快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東風.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深圳高級技工學校 ,2007.3.
[2]王玉華.加強實訓教學,提高實踐操作技能.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2011.11.
[3]蔣靜敏.課程體系建設探索與思考.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網,2012.6.
[4]賀衛紅.探索中職學校就業導向型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和方法[J].職業,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