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穎彥 張力
在債市核查風暴中,代持養券利益輸送被頻繁提起。陸續有來自券商、基金及城商行人士因為涉及利益輸送被捕。在這些人的利益輸送中,少不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參與方,這即是各地農村信用社和省級信用聯 社。
“自2008年以來城投債的發行帶動牛市上行,也讓我們開始參與進銀行間市場”,一位山西某市農信社交易員向記者表示。
各地農信社,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農信社擁有十分充裕的資金,在代持養券中扮演代持方的角色,獲得高于回購利率的固定收益,成為鏈條中重要的一環。
但由于農信社的歷史和管理水平問題,各地的農信社和省聯社情況千差萬別,普遍存在技術力量薄弱,銀行交易員素質不高,監管較為薄弱等特點,也使得農信社及省聯社成為銀行間債市“最為生猛”的參與者之一。
交易主力
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代持鏈條里,農信社、省聯社扮演的是資金提供者的角色。
券商、基金激勵機制較為市場化,因而債券基金經理有動力利用代持放大杠桿,謀求較高收益。一些商業銀行因為有較強的時點監管需求,常常需要定時將持有的的債券暫時轉讓出去,待檢查期限過去再購回債券,以規避監管檢查。
自2003年農信社改革以來,縣域有了大量的現金流沉淀。譬如某中部省份縣級農信社資產負債表顯示,其存款余額約為26億,貸款約為18億,存放準備金為3億多,結余資金有超過2億用于投資銀行間債券市 場。
一些吸儲能力較強的農村信用社在債券投資上更加激進。“單我們在債券市場上就有100多億的資金可以動用”,前述山西市級信用社債券交易員表示。
目前在代持市場上,一般是甲類或乙類的城商行、券商基金為代持發起方、農信社省聯社為債券代持方。
問題不僅僅在正規的代持,而是券商、基金經理高價把債券賣給農信社,進而私下把一些利益輸送給交易員個人。
“代持業務大家都在做”,前述山西市級信用社債券交易員表示,“農信社交易員雖然相比公司其它部門收入要高,但激勵機制不能跟券商基金比,所以難免有膽大包天者。”
據他了解,在目前的市場上,做得最猛的還是江浙一帶的城市商業銀行和信用聯社。“他們資金量大,領導思路又活,而且與券商、基金集中的大城市近,各種私下關系都好談。”
“從報表反映的情況來看,農信社的主要交易對手是信托公司、股份制商業銀行,業務合作伙伴則是平臺公司等。”一位西部某省銀監局的權威人士說,“跟丙類戶的交易主要是通過信托渠道,跟證券和銀行的合作一直是被加強監管的高壓線。”
不過,各地銀監局和監管層的風險控制方向都不一致,使得農信社在投資上擁有非常大的自主權。
截止2013年3月,農信社加入銀行間債市的機構數量約1000家,債券持有量10471億。在托管總量約為26萬億的市場中份額雖然不大,但在代持這個業務上,“肯定占到了半壁江山”,前述山西某市級農信社交易員稱。
農信社野馬脫韁
在一位接近銀監會的權威人士看來,在目前銀監會、省聯社的雙頭監管格局下,農信社的投資業務就像一頭脫韁的野馬,向來我行我素。
“農信社搞債券投資,銀監會實際上沒怎么監管。”該人士說。
農信社的投資管理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縣、市聯社直接運用資金搞投資業務;一種是省聯社集中縣市聯社的資金來做。
目前的幾起案件中,披露出來的均是省聯社投資平臺。“省聯社利用他的強勢行政主管部門,通過跟大型保險公司、信托公司、銀行等去開展債券買賣,通過內部管道,規避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許資金外流城市等的監管要求。”前述權威人士表示。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省聯社我行我素,內部不按照操作流程來,外部不按照準入的規定進行報批,市場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很高。
在有些省份,省級聯社并不統籌開展債券投資業務,而是由市級聯社自主開設乙類戶直接進行債券投資,其流程和風險管理更加薄弱。
“我們目前面臨的監管主要是兩類,一類是省級聯社要求我們上報數據,匯總之后再上報本地銀監局。不過數據只涉及資產負債表,債券總體持有情況,不會特別細。”前述山西某市級農信社交易員表示,“還有就是銀監局的現場檢查,不過那個大概兩年一次,也就是走走過場”。
“地方政府和金融辦太放任、太相信他們的省聯社,如果真正從服務三農角度去考慮,我相信他們是不會縱容省聯社在市場投資資金的,實際上在與地方政府的博弈中,銀監會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他說。
“另外是銀監會本身沒有積極介入監管,如果他要管,會給省聯社設置一個額度,但省聯社資本金就那么幾百萬、幾千萬,對于債券這種大額的交易,根本沒有風險承受能力。”前述權威人士表示,“如果要搞,一是要有額度控制,二要有品種規定,三要風險的計量和撥備的計提。
在銀監會監管“隔著一層”、省聯社監管無力的情況下,實際上省聯社以及旗下的農信社同業部門大量投資于低評級的城投債和信用債,其風險敞口不容小視,也滋生了腐敗和利益輸送的溫床。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信用社的債券資金有半數以上投向了城投債 券。
此次出事的均為城商行、券商、基金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大型商業銀行一般量大,而且作為銀行間備付資金,一般持有流動性較好的國債或金融債。我們比較看重收益性,持有的大多數是城投債、信用債和券商、基金品種對得上”,前述山西市級聯社交易員表示。
銀監會在在剛剛下發的《2013年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工作要點》中要求,農信社不得通過購買平臺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信托產品等方式向平臺提供融資。
不過,在投資決策下放至市級甚至區級信用社交易部門,具體債券持有交易信息也并不向銀監局規定的情況下,農信社的債券市場投資或還將“我行我素”。